盘龙城遗址王家嘴地点航拍(上北)盘龙城杨家湾M17出土的青铜带鋬觚形器盘龙城杨家湾M17出土的金片绿松石镶嵌兽面形器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孕育了璀璨多元的文明图景。长江流...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在京开幕,展会举办了精品出版物展,运用多种展陈手段,大规模、成建制展示近年来出版的精品丛书、套书,全...
蔚县剪纸——这门以刀代笔、以染绘色的非遗技艺,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周淑英,作为蔚县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用...
编者按:在岁月深处,古人用智慧与敬畏,探寻着时间的奥秘。浑仪革新与《授时历》问世,见证着中国古代天文学从象数推衍到数学建模的重大转变。1:48 4:336月16日,由新华网、贵州茅台联合...
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1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是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艺术代表,一前一后、一北一南,勾勒出石窟艺术中国化的线索。1:1...
编者按:星辰流转、青石问天……自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瀚海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敦煌僧侣用桑皮纸绘制的《敦煌星图》,到宋代黄裳归纳总结前人经验所绘的《苏州石刻天文图》。观星问路,观...
0:47 9:22考古不是挖墓,考古就是研究历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名誉会长刘庆柱说:考古学利用实物,让历史更全面、更真实。北京猿人遗址、长江流域古人类遗迹……考古实...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旅游交流愈发热络。随着中国与中亚多国陆续出台互免签证等利好措施,旅游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为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双方旅游产品不...
央视网消息:伴随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游戏的正向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也对游戏出海业务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专业新在哪儿? 这个专业的开设,意味着中国游...
自古民族众多、曾建立古滇国的西南边疆,在西汉设置益州郡、实行郡县制后,是如何融入中华文明一体格局的?近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南河泊所遗址,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重...
6月14日,市民在贵州省都匀市西山大桥非遗集市观看民族服饰走秀。肖 伟摄(人民视觉) 6月1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景明学校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体验虎...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杨湛菲)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评定6...
1 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述说五千年文明脉络,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穿越古今的智慧,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浓缩着中华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珍贵成果...
0:48 2:092025年6月14日是全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截至2024年12月15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为59处包括40项世界文化遗产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59项世界遗产恰似大地捧...
央视网消息:6月14日,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申遗实践激活保护合力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同发展等...
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从30家申报单位中最终确定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评定65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区、市)。本...
记者6月13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版电子导游证启用和导游身份标识卡申领换发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对2017年开始使用的电子导游证及导游...
央视网消息:2025年前5个月,上海邮轮出入境旅客同比大幅增长。上海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邮轮279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82 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89 8%、63 6%。 6月12日一早,近7...
央视网消息: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的首个《中国时尚消费发展报告》6月12日在上海发布,据测算,目前中国时尚消费市场总规模约2—3万亿元,前景广阔。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时尚消费从传统文化元...
央视网消息: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遗产日的主场城市设在湖南长沙,将发布一系列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经典案例。走进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