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 题:地坛书市,为何年年“圈粉”
秋日地坛,满园书香。9月12日至9月22日,一年一度的“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以下简称地坛书市)如约而至。截至9月22日落幕,11天累计吸引读者55万人次。
不只地坛书市,今年全国多地书市、书展都迎来超高人气:2025上海书展共接待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2025羊城书展主会场共接待读者近70万人次。
“老朋友”的新气象
书市宣传工作负责人徐瑾介绍,今年书市主展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2000平方米;展区扩展至13个,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较去年增加约10万种。“规模、质量进行了双提升,读者参与热情非常高。”徐瑾说。
书市设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台。新华网 李欣 摄
“《人民画报》九三阅兵专辑非常火爆。杂志里全是纪念大会的高清大图,值得收藏。”工作人员说。
“中外文学经典依然受读者欢迎,一些影视化作品也很受读者喜爱,如《缱绻与决绝》《长安的荔枝》等。”徐瑾介绍。此外,2025年最新获奖作品、上榜好书,紧扣新质生产力等时代热点、反映北京文化和北京中轴线的作品在书市上也非常亮眼。
相较于其他书展,地坛书市的读者群体呈现出鲜明的“老中青全覆盖”特点。“今年年轻的读者更多了。”徐瑾说,“在‘旧书新知’专区尤为明显。”
书市上,不仅有书香,还有药香。本届地坛书市设置了非遗市集与中医文化体验区,只要5元钱,就能买到一个手工现制的香包,还能亲手体验研磨过程,这让不少游客直呼“太划算了”。
老书友拖箱子,新书迷背“包袱”
上海书展上火爆出圈的“文学包袱”“思想包袱”编织袋,在地坛书市仍然十分耀眼。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购买文创的赠品,仅周末一天就配送出了1500个。该社文创部工作人员肖雨然介绍:“这次地坛书市特别给这款包增加了蓝色配色,这也是人文社经典《我与地坛》的配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织袋。网友“野渡横舟”摄
近年来,出版业文创发展迅速,让阅读以千姿百态融入人间烟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王斌观察,本次书市文创销售热度高,占销售额的60%至70%。
文创也是与文学偶像建立连接、产生共情的重要途径。肖雨然介绍,鲁迅系列很受欢迎,比如“迅哥儿同款毛背心”吸引不少人从线上到线下打卡。
“地坛公园”“我与地坛”是自带流量的文创IP,今年多个商家推出了书市限定文创。亚运村图书大厦的“我与地坛”三折叠冰箱贴、北京市新华书店的“地坛在我”藏书票、王府井书店的“地坛小鸽”磁吸玩偶均有不俗销量。
“地坛小鸽”玩偶。主办方供图
书市为何年年火爆?
“销量是顶级的。”雍和书亭、我在地坛书店创办人彭明榜的话,是吸引不少参展单位的重要理由。
谈及原因,安亮认为:“地坛书市几十载积淀下来的影响力,是其他书市无法企及的。书市深厚的文化背景,与新老读者有着多年的阅读情结,淘书的乐趣非常浓厚。”
每年书市丰富的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大量读者。今年,“地坛文化大讲堂”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旧书新知”“北京范儿”等十余个主题,举办了百余场活动。“现场互动远超预期,让我们有信心明年再来。”徐潇然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市宛如一座文化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让阅读与文化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沈建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作为北京文化的一座地标,北京人艺戏剧书店今年带来独家发行的舞台艺术图书、编剧图书等特色图书。“经常在书市,大家买着就聊了起来,共同关注的书、喜欢的剧……这是书市最有趣的一个地方。”工作人员宝怡说。
“你会感觉地坛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因为一个人的生命融入其中。总有一瞬间无法抵御。”彭明榜说,除了逛书市,还可以看看“地坛的海”“余华莫言领养的树”,听听“萨克斯大叔”的音乐,地坛里充满了生命力。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谈及明年是否参加?徐潇然说:“不仅要来,还要带着全新的规划深度参与,地坛书市有文化‘高雅性’与生活‘烟火气’相融合的魅力,这种‘逛公园、淘好书、享生活’的复合体验,既区别于专业书展的严肃拘谨,亦迥异于普通市集的浅层消费,真正令‘读书’融入了日常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