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河心村的油菜花田里放风筝。新华社发游客在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茅庵村的多彩苗木基地拍照留念。新华社发  【文旅观察】  春意渐浓、...
眼下春光正好,人们的户外赏景游玩活动增多。到公园、郊外的草地、水域畅玩时,潜在的危险可能就在身边:天上飞的风筝、不起眼的小虫子、空气中的花粉、会咬人的植物 都会变成...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9日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提示说,近期,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内安全形势,文化和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谨慎前往。
  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题:高校博物馆:大学里的大学  新华网记者钱芳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原本服务于大学教研的高校博物馆,也随着对社会开放力...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徐壮)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记者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活动时间为4月21日至5月31日。根据有关...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题:从打卡到入戏:当旅游遇上传统文化  新华网记者 沈冰洁 贺书琛 宋瑞  穿上传统服饰在历史文化街区拍照打卡、在街边成为经典话...
0:45 2:02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从甲骨文 金文到篆书 楷书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借助AI技术故宫博物院收藏...
在浙江兰溪兰湖景区,雪白的樱花缀满枝头,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在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启幕,《花之节波尔卡》等曲目奏响春日浪漫乐章;在云南大理,扎染技艺体验广受...
  4月5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
玉兰、桃花、燕子、梨花、蝴蝶……春天在韵味悠长的诗词散文里,也在穿越时空的典雅文物中。古往今来,春天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焕发光彩。让我们跟随10张文物探春主题海报,从文物里读春...
春季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不少人都规划了户外露营活动。但春季气温多变,昆虫逐渐活跃也让疾病开始多发。在户外拥抱大自然的同时,要留意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露营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5年清明节假期来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清明节假期出游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合理安排出游、关注出行安全、文明理性出游。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春季天气多变,出游前提前关注途经地、目的地天...
1:35 1:51清明时节,人们的心中会浮现那些古人留下的诗句,字里行间述说着追忆和温情。牧童遥指的是远去的历史,却留下了今人对古代清明的无限遐想。这期《新睿观察·寻宝季》新华网记者...
我国史前彩陶之美美在马家窑文化细细观望每一道线条都像是精心排布的设计稿每一个图案都对称得恰到好处5000年前的对称美被马家窑人拿捏住了黑彩、红彩、白彩蛙纹、鱼纹、人面纹……艺术来...
2:13 10:01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旅游规模达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15%,国内旅游花费5 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扩大消费方面大有...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题:令人心动的银发旅游列车  新华网记者陈硕、游苏杭  这趟列车对老年人太方便了!不用倒车,也不用搬行李,还有队医跟着。希望能再...
  2月20日,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富万村富万小学的学生参加抛绣球比赛。  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乡村校园、进村寨活动,将刺绣、芦笙、陀螺等丰富多彩...
连日来,受上游降雨量较少和水库调节水量影响,黄河干流晋陕大峡谷水位回落,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水色明显变清,呈现出清流飞瀑的别样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
彩陶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史前彩陶艺术的绚烂篇章莫过于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然而自马家窑遗址发现百年来关于马家窑人为什么如此擅长并专注于彩陶艺术的创作在史学界始终...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题:文艺创作,AI热下的冷思考  新华网记者李欣 王坤朔 丁梓朔  今年,DeepSeek赋能潮起。在文艺创作领域,有关AI写作AI创作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