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20日电(记者卫子轩)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20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开幕,AI助力甲骨文研究考释与活化利用邀请赛随后启动。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汉字...
 雨生百谷,茶润春色。在河南信阳,古老的信阳毛尖制茶技艺传承百年。如今,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智能化生产线让传统工艺插上了智能翅膀,加工效率提升30%,产品标准化率达95%。同时,...
记者4月15日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11时52分,随着Y802次列车从郑州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特色旅游列车正式上线运营。  旅客和豫剧表演者在中...
新华社郑州4月15日电(记者刘振坤)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1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地方网信部门、基层单位、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网站平台的嘉宾和获奖...
2:08 2:44纵观中国陶瓷史,釉色多样、造型生动的唐三彩,可谓盛唐气象的最佳代言人。近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带领团队倾力打造爱和小镇,让三彩艺术走进乡村、感染乡村、塑造乡村...
在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每逢节假日,小小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拥有365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80...
0:00 1:31 清明假期,游客在河南博物院不仅可以观赏商、唐等朝代文物,还能亲手绘制文创纸鸢。 河南博物院已孵化出仕女乐队、虚拟公社毛毛鹰等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创IP。 作...
0:00 4:50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各乡镇利用村(社区)文化广场、休闲凉亭、小型公园等活动场所开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月至少一次的小组群众会凉亭夜话。 会上,乡镇干部...
新华社郑州4月11日电题:林州:红旗渠故乡以三大产业改写穷县历史  新华社记者刘振坤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4年经济增速达6 7%,一般公共预算收...
0:32 2:59四月的洛阳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牡丹的花香从街头巷尾的姹紫嫣红到技艺精湛的非遗牡丹瓷再到全息科技打造永不凋零的花海洛阳牡丹已从最初的观赏价值向全产业链条构建迈进洛阳牡丹的...
新华社郑州4月9日电 题:河南博物院:为一座馆赴一座城  新华社记者袁月明  1:00 1:00【博物馆故事】  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在互联网上有忠实的粉丝如此介绍...
  这是4月8日在河南省商丘动物园拍摄的川金丝猴幼崽。  近日,河南省商丘动物园迎来两只川金丝猴幼崽。动物园自2017年首只幼崽诞生,繁育成果不断,已累计成功诞生10...
这封写有177个字的家书,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1936年8月1日夜写给其子(宁儿)最后的嘱托。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的人们驻足聆听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这封家书,无不潸然泪下。...
汴京灯笼张是河南开封的灯笼制作世家,据史料记载,相关技艺自清末时期创制,一直传承至今。 张俊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灯彩(汴京灯笼张)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他致力...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淡出行业视野数年,郑州日产在近日高调回归,启动了新产品Z9皮卡的预售。不过,Z9的发布只是一个契机,郑州日产更重要的目的是借此传递出三年转型的成果:新平台...
 4月的太行山,桃花刚冒尖,山风微凉。  这里是太行山东麓,河南安阳林州市。  3月19日,这是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大道。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早上9...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渠水奔流不息晋冀豫交界处红旗渠如一条墨绿绸带在巍巍太行间蜿蜒流淌202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迎来通水60周年纪念日  1965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正式通水...
0:00 2:53  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自制板车作戏台,不给村民添麻烦……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豫剧团的演员们拉着自制的木板车当流动舞台,自排节目、...
0:00 1:01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河南各地陆续迎来繁花盛开的时节,为广大游客呈现出限定版 花海 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开启春日浪漫之旅。 作者:杨琳 时文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4月2日,河南省安阳市大运河滑县段,游客在油菜花田里打卡拍照。时下,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大运河滑县段两岸的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金黄色的花海与运河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