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3:20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绝壁之上,大大小小的窟龛,浓缩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证资料。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在夹岸两山镌刻...
7月26日,新华社记者跟随参加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外国嘉宾们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音乐小镇参观访问。现场展示的一件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  外国嘉宾...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豫见上合,通达世界。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多国代表分赴郑州、洛阳、安阳、开封等地参访,在中原大地领略中华文明华彩,聆听拼搏奋进...
日均开机短剧约100部,单剧制作周期7~15天,形成十分钟找齐灯光组,一小时调拨百套戏服的集群效应  郑州怎么成了竖店?阅读提示随着微短剧产业的发展,郑州微短剧市场逐渐火热,...
新华社郑州7月26日电题:凝聚广泛共识,弘扬上海精神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25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的全体会议上,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
新华社郑州7月26日电 记者手记|是破译者、是桥梁、是砖瓦——感受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的合作力量 新华社记者汤洁峰 赵芷清 赵伟宏‘上海精神’如同上合组织的‘基...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23日至27日在郑州举行,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余位中外嘉宾展开深入交流。峰会期间,与会...
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以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25日在郑州举行全体会议。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
新华社郑州7月24日电(记者孙奕、袁月明)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期间,新华社同土耳其德米罗兰通讯社、伊斯兰合作组织新闻通讯社联盟、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等外国媒体机构24日在郑州分别...
肇兴于斯、灿烂于斯。中原大地,五千多年文明赓续绵延、大开大合的历史舞台。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到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6个国家的近200家主流媒...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
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
0:42 2:067月16日,参观者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当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和洛阳市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的重要组...
近日,河南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多个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7月15日,郑州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越是天气情况恶劣,供电设备和线路越容易出现故障隐患,为保障用电,国网郑州供电公...
7月12日,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幕。推开展厅大门,巨幅红色展览海报映入眼帘,百余件唐代的陶、瓷器展品带领观众重返大唐丝路的辉煌历史。何谓西游?在...
7月10日,游客在洛阳市西工小街选购美食。 近年来,洛阳市西工区聚焦夜间消费文旅新方向,发展壮大街区经济,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发(李卫超 摄) 7月10日,游客在...
小暑时节,在河南省光山县,数十万亩水稻迎来生长关键期。光山县青龙河合作社万亩标准化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正以农业新技术引进、绿色高效栽培试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为载体,打造万亩现代...
1 4 7月6日晚,夜幕笼罩下的龙门石窟,绽放出别样的迷人光彩。大雨过后华灯初上,伊河两岸的佛像在灯光映照下更显庄严肃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用镜头定格这份独属于夏夜的璀璨与神秘...
  6月24日,内黄县豆公镇崔大晁村桃林,游客正在采摘鲜桃。盛夏时节,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崔大晁村的桃林里,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桃子挂满了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
0:00 1:04 近日,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道路损毁等险情。各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作者:杨金鑫、封德、尤鹏飞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