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唐代,工匠们聚集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一带,砍柴伐木、投窑点火...
现将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的拟任职干部情况公示如下,请予监督:付磊,1974年5月生,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拟任省直单位正厅长级职...
0:45 3:18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处暑三候,正是酥梨成熟时。河南省宁陵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酥梨之乡,全县22万亩梨园,酥梨年产量13亿斤,百年以上的梨树有1 2万棵。梨果成...
灯塔工厂激光切割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23条自动化流水线上,150台机器人动作精准,焊花四溅,切割、焊接、涂装等工序有序推进,7台智能行车和30台AGV运输车往来穿梭,物料精准投放...
央视网消息:8月19日,河南省封丘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8月14日以来,网传强拆封丘县黄陵镇家具厂等多条视频引发群众和网民广泛关注。封丘县迅速成立了县纪委监委、县自然资源局、县...
一柄轻扇,万里清风,东西文化,跨洋融通。自古以来,扇子除了具备引风纳凉的实用功能外,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1:29 2:08在河南郑州博物馆,由广东省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联...
正值暑假,开放一个多月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内,游客络绎不绝。从空中俯瞰,这座设计上别出心裁的下沉式博物馆,与绿意盎然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融为一体——泥土之下,黄...
新华社郑州8月7日电题:零售焕新升级激发新需求——河南提振消费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孙清清、刘振坤、李文哲首店、首秀、首展、首演……今年以来,一个个首发场景成为河南提振...
凉风至,啃秋忙。啃秋是北方地区立秋的民俗,人们啃咬清凉瓜果,寓意咬住盛夏余暑,防止秋后暑热反扑。在河南中牟新区,啃秋的古老仪式,在瓜田里生生不息。立秋时节的最后一茬瓜,正...
到:0:00 0:00新华社郑州8月2日电(记者韩朝阳、杨静)8月1日,5000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奔赴中原大地,正式入村上岗,22岁的本科毕业生朱语婷正是其中一员。对朱语婷而言,做出这一选择...
日前,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举行期间,数十名中外学者齐聚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外专家学者及媒体智库代表参访大河村遗址...
新华社郑州7月29日电(记者吴刚)29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依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2:16 3:20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绝壁之上,大大小小的窟龛,浓缩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证资料。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在夹岸两山镌刻...
7月26日,新华社记者跟随参加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外国嘉宾们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音乐小镇参观访问。现场展示的一件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  外国嘉宾...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豫见上合,通达世界。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多国代表分赴郑州、洛阳、安阳、开封等地参访,在中原大地领略中华文明华彩,聆听拼搏奋进...
日均开机短剧约100部,单剧制作周期7~15天,形成十分钟找齐灯光组,一小时调拨百套戏服的集群效应  郑州怎么成了竖店?阅读提示随着微短剧产业的发展,郑州微短剧市场逐渐火热,...
新华社郑州7月26日电题:凝聚广泛共识,弘扬上海精神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25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的全体会议上,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
新华社郑州7月26日电 记者手记|是破译者、是桥梁、是砖瓦——感受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的合作力量 新华社记者汤洁峰 赵芷清 赵伟宏‘上海精神’如同上合组织的‘基...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23日至27日在郑州举行,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余位中外嘉宾展开深入交流。峰会期间,与会...
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以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25日在郑州举行全体会议。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