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古一平、胡璐)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魏弘毅)水利部20日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近期雨情汛情形势,针对性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据预测,5月21日至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大范围移动性的...
央视网消息:受近期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影响,湖北、四川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预计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5月19日,水利部针对湖北、四川两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发出通知,要求两省...
5月19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获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实现全人工规模化繁育。0:49 0:49记者在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鱼类增殖放流站看到,2025...
王园园在大棚操作物联网系统。 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骆雨在检测插秧机准备插秧作业。 张一多摄 李经纬在调查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 裴 芸摄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
  5月17日,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浙江省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新华社发(张辉摄) ...
3:00 3:00陈玥瑚是西南大学2022级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她从本科起就一直学习水产养殖相关专业,2019年12月,陈玥瑚与同学们组建大智若渔团队,开启智慧渔业发展方面的专项研究,并投...
央视网消息:三夏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这段时间,重庆的30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处处一派繁忙景象。重庆潼南区八角村的小麦种植...
央视网消息:风吹麦浪起,又到一年夏收季,收割机的轰鸣声奏响了丰收的序曲。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0%多。其中,超过90%都是冬小麦。我国的冬小麦主要产自哪里...
长江江豚在葛洲坝下游附近跃出水面。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的第五个年头,农业农村部日前在湖北荆州召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介绍长江禁渔取得...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魏弘毅)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15日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势,针对甘肃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受降雨和上游来水持续偏少影响,甘肃省武威、白银...
央视网消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每年5月中旬至6月是冬小麦的黄金收割期,眼下,今年的麦收已经开始。来看麦收地图。率先开镰收割的是西南麦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南...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4日到农业农村部,调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和农业防灾减灾形势,安排部署夏收夏播夏管等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13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
  5月13日,河北省遵化市东新庄镇农民在麦田锄草(无人机照片)。  初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种植、管护等农事活动,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题:打好抗旱主动仗 助农稳产保丰收——多地抗旱保农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杨驰、王飞航、刘彤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中央气象台11...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 7%,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 5%;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这是9日农业农村部...
央视网消息:眼下,山西朔州市应县的2 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全面铺开。当地积极推动种植方式改善,推动稳产增收。在朔州市应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面铺开。种植过程中,合作...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题:干热风+干旱,对北方冬小麦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中央气象台10日预报,河南、陕西、山西等省部分地区近期将出现干热风天气。这种灾害性的天气与墒...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份实施意见作出明确部署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