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一个个村庄,从指出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到强调坚持科技兴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指明方向和路径。如今,我国农业综合生...
7:39 7:39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黑龙...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题:希望的田野 奋进的力量——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看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社记者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今年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三...
0:43 0:43 水利部发布凌情通报称,黄河内蒙古河段三湖河口站断面附近15日15时30分首次出现封河,封河长度4千米。 受强冷空气过程影响,黄河内蒙古河段今冬首次出现封河,封河长度4...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于文静)为做好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蔬菜保供稳价,农业农村部近日对当前蔬菜产销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强化生产指导、促进均衡供给、加强监测预警、搞好...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超1万亿元水利建设资金投向了哪里?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高亢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超过1万亿元的...
0:19 0:19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12日迎来全面通水9周年。全面通水以来,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过6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
1:07 1:07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刘诗平、高亢)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2日表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同比增长8 5%,提前一个...
0:22 0:22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刘诗平)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11日表示,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准实施四轮丹江口库区及上...
0:29 0:29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 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 ...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 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 6亿斤,增长1 3%,连续9年稳定在1 3万...
为应对寒潮天气,河南新乡采取多种防冻害措施,减少对冬小麦的影响。这几天,在延津县和获嘉县的小麦种子田里,水肥一体机和喷灌设备已全部打开,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种粮大户浇灌越冬水...
据中国气象局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2月9-11日、14-17日,中东部大部将出现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并伴有持续降温,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湖北中部至苏皖北部一带,华北、黄淮、东北...
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品审委)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
12月1日,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 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
黄河故道,曾经是多灾多难、充满悲情的地方,也是国脉所系、朝野重点关注的地方。 本文所说的黄河故道,是指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侵泗夺淮入海而留下的...
12月1日,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 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过船3946...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题:稳产增收好丰景 播撒来年新希望——多地秋收冬种一线扫描新华社记者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全国秋收冬种接近尾声。近日,记者在南方部分省份采访了解到,多地秋...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全面开秤 高开稳走——全国多地秋粮收购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正是小雪时节,秋粮收购全面铺开。记者在黑龙江、山东、新疆等粮食产区看到,各地有关部门精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