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侠骨柔情》:有傲骨,怀柔情
来源:中国每日新讯网
2024-08-28 20:35
《侠骨柔情》是一部描写陕西陕北家乡情怀、山川美景、民俗文化的散文集。作者以真挚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美好动人的亲友之暖、故园之思,描绘了陕西陕北独特的山川美景、地方风物,刻画了淳厚苍劲的名人风范、民俗文化。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家乡家人”“好人好景”和“做人做事”。“家乡家人”中,作者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用心记录与家人间的温馨点滴,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笑容与泪水,都化作了文字间的暖流,温暖人心。“好人好景”里,跟随作者的描写,陕西陕北的山川河流仿佛就在眼前。黄土高原的广袤、山间小路的曲折、还有那熟悉的乡音,都让人感受到那份质朴的美。“做人做事”中,作者将多年感触诉诸笔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质朴与真实,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侠骨柔情与侠肝义胆。
全书文笔朴素直白,字句间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感恩之情,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陕北文化及其乡土风情的窗口。
作者简介
李树刚,陕西延安市宝塔区五羊川人,曾任陕西《三秦都市报·陕北特刊》副主编、《陕西广播电视报·第1生活》网络部主任,现任陕西健康导报社副总编辑。在陕西《三秦都市报》陕西《延安日报》《陕西广播电视报》陕西《视界观》等报刊发表百余篇通讯报道,报道曾荣获2011年度陕西延安新闻奖报纸类通讯二等奖、三等奖。
名家推荐
《侠骨柔情》有三个一点“可以警余者”。一点思考:人文合一,做人要真情实感,做事要真诚踏实。一点体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行讷言,真君子矣!一点醒悟:不管哪个行当、行业,不管什么行为、行动,都应该有傲骨、侠骨,怀柔情、常情。《侠骨柔情》是李树刚献给父母的最好告慰,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送给朋友的贵重礼物,写给社会的满意答卷。愿天下记者都侠骨柔情,愿天下男女能侠骨柔情!
——谷培生
精彩赏析
洛川圪崂面,一个时代的缩影
陕西圪崂面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红火于90年代,式微于2000年后的包茂高速公路通车,红火了三十多年,记录了运输业的发展变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一个餐饮能做起来是要有先决条件的:一是位置,二是菜品定位,三是口味和数量。圪崂面能火首先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位于20世纪80年代交通要塞的陕西洛川塬上,往南一马平川,往北下山就是界子河、陕西富县,这里是南来北往车辆的必经之路。在那个年代,陕西陕北运输、出行主要是靠公路。物资调运、车站大都在县城。那时的车辆动力、刹车技术都没现在的先进。下坡时要停车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让刹车鼓凉下来,制动才有效(那时候车的轮毂上还没有喷淋系统)。尤其是80年代,道路又陡,弯路又急,路面又窄,刹车鼓要是发热,就没法刹车了,那是致命的,一旦刹车失灵,就会冲出路畔掉入沟底,一般是车毁人亡了。上坡行驶一段路程后,车辆发动机温度就降下来了,就要停车检查一下车辆传动轴、轮胎、锅圈等安全系统,确认这些系统完好后就可以加大油门放心跑了。这是常年跑运输的老司机们总结出的经验,停车检查时顺便吃饭,一举两得。这也就是司机们最初在圪崂村驻车吃饭的主要原因。
后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巴车、小轿车越来越多了,再加上这里的饭菜是按人头计算,一菜一面一份账,比较实惠,自然形成了这里独特的餐饮品牌。坐大巴车的可能都知道,到了陕西富县茶坊车站,上完厕所后驾驶员就喊:“下一站到圪崂吃饭。”为什么大巴车也在这里吃饭呢?其中的奥秘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老板为了拉生意,赚这一车三四十人的钱,给大巴车的驾驶员和售票员吃的饭是免费的。这就是陕西洛川人的精明之处。
圪崂面能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量大。陕西人爱吃面,这一带过往车辆不是去西安就是到榆林,所以都爱吃面。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刚刚改善,一份账里一盘菜一碗面 ,有些饭量小的人刚能吃饱,饭量大的人就不够吃了,而且那个年代的人普遍饭量大。圪崂村地处陕西洛川县塬上,盛产麦子、玉米、大豆,有粮食。所以餐饮经营者掌握了这一因素后,采取了菜要钱,加面不要钱的经营模式,这正适合过往客人的需求,深受大家喜爱。口碑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来这里吃饭的就越来越多了。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里形成了具有规模的餐饮住宿经营店,公路两旁院子内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家家都生意兴隆。这里,已经成为餐饮业一道亮丽的风景了。
随着各省市高速公路网的建成,人们的出行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陕西延西高速(G6522)建成通车后,大家都追求宽敞快捷的高速公路,国道上过往车辆少了,圪崂村的餐饮住宿业自然就转型了。
但,来个豆腐、豆芽、辣子、西红柿炒鸡蛋,多加些面,成了过客对圪崂面的美好记忆,念旧的人会时不时地开车到圪崂村再体验回味。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