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绕城一隅,赵长城雄踞城北。中华文明两大符号与内蒙古土城子遗址相伴千年,奔涌向前,勾勒出厚植于多民族文化沃土之上的璀璨文明。作为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土城子遗址如一部编...
  10月22日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秋日风光。  秋日,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世界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褪去炙热,绵延的沙丘披上柔和金光,与点缀其间的...
  9月16日拍摄的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日落景色(无人机全景照片)。  秋日的清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湿地凉意袭人。晨雾中,一道身影已踩着露水走向湿地深处...
  近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全面拉开秋季造林大幕,计划完成56万亩造林任务。记者从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阿拉善盟以工程固沙、生物治沙与林草生态系统综合治...
眼下,内蒙古河套地区进入秋收时节,摄影师利用移轴镜头带大家感受不一样的秋收视角。 作者:李云平、李昊、王娜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10月19日,在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六合堂村,村民在田地里晾晒红干椒。近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迎来红干椒收获季。开鲁县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当地的红干椒皮红肉厚、品质优良,畅销...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7日电题:感受兴安盟红色之旅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恩浩深秋,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一列马队向山地草原深处走去,马背上的游客们正在体验重走骑兵路红...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8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0月18日选举王伟中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包钢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05 1:05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7日电题:感受兴安盟红色之旅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恩浩深秋,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一列马队向山地草原深处走去,马背上的游客们正在体验重走骑兵路红...
这是10月16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拍摄的开闸放水的三盛公水利枢纽(无人机照片)。近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启动秋浇工作。秋浇是指河套地区大规模引黄灌溉的一项农事活动,...
  10月1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民驾驶农机收割玉米(无人机照片)。  金秋时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玉米迎来丰收,当地广泛采用机械化收割...
秋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兰哈少嘎查附近的酸枣园里,红彤彤的酸枣挂满枝头,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任二换和村民们忙着收获酸枣。任二换一边收集刚刚采摘的酸枣一边告诉记者...
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草原换上斑斓盛装,铺展祖国北疆的绝美图景。黄绿相间的草原上,杨桦林褪去绿装,晕染出金黄与绯红,秋风拂过,草尖轻摇,树叶翩跹。草原深处的牧民之家静...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8日电(记者赵泽辉)游船穿梭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海鸥翩翩起舞,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5日电(记者李志鹏)5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完成全部校验飞行工作,标志着该机场整体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为后续试飞和通航运营奠定基础。内蒙古自治区铁路民航事业...
六十多年前,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嗷嗷待哺。关键时刻,内蒙古大草原张开怀抱,哺育了这些国家的孩子,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原本远隔千里,如今生死相依。没有血缘联系,又早已骨肉...
六十多年前,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嗷嗷待哺。关键时刻,内蒙古大草原张开怀抱,哺育了这些国家的孩子,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原本远隔千里,如今生死相依。没有血缘联系,又早已骨肉...
9月17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村,游客在骑马(无人机照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村,坐落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腹地,哈...
六十多年前,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嗷嗷待哺。关键时刻,内蒙古大草原张开怀抱,哺育了这些国家的孩子,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原本远隔千里,如今生死相依。没有血缘联系,又早已骨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