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 林捷欣 雷若希 香港报道职业教育并不是所谓的‘末流选择’,而是年轻人和求学者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重要一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3月7日电 记者手记:告别南极,难舍秦岭站  新华社记者周圆  3月初的南极,久违的黑夜重新降临。秦岭站前,停泊的雪龙2号提醒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近年来持续关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的话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郭雷围绕加快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领域创新研...
萤火虫成虫腹部的发光器是如何发育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3月7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  这是2024年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题:超4 2万亿元!2024年我国教育支出继续增加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任沁沁 2022年超3 9万亿元、2023年超4 1万亿元、2024年超4 2万亿元……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3...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5日在英国《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杂志发文说,北极最早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出现几乎没有海冰的夏季,且这一现象可能会提前出现。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
  AIGC生成海报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中国科技创新力何以闪耀世界新华社记者樊宇近期,中国创新元素闪耀两大国际展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技术盛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在5G-A、人工...
去年新增优质学校1736所  我国义务教育进一步扩优提质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 7%,比上年提高0 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得到进一步推进。...
壁虎断尾后为什么能长出新尾巴?人受伤后皮肤为什么会自行愈合?走进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院士实验室,演示屏幕上,一个形似一棵树的彩色图案不断旋转。这就是生长因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0:00 2:04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将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建议》,这是梅兵连续第二年提交有关教育家精神的建议。  去...
去年新增优质学校1736所  我国义务教育进一步扩优提质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 7%,比上年提高0 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得到进一步推进。...
教育部3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起来看看吧。策划:于卫亚监制:冯璇记者:马知遥 万象 任超 唐奕编辑:缪异星 李茜 陶虹
  1月3日,雪鹰601降落在南极中山冰雪机场。新华社发(裴文悦摄)新华社南极秦岭站3月1日电(记者周圆 王立彬)记者1日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
不久前,一部由两位院士、3位研究员、35位博士研究生共同参演的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氟——有机师姐II》获得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这部微电影在B站的播放量已超50万。不少网友评价道:文...
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肖鑫江摄)新华社西昌...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2月28日电(记者周圆)考察站是南极考察的重要基础设施。日前,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考察站运行工作有哪些?如何支撑科学研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宋晨、徐鹏航)截至2023年底,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 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 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这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