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10:01 寒冬时节,生产正忙。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工业园区内,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铃薯薯片自动生产线正在加大马力增产,以满足年底订单增加的需求。企业立足当...
原标题:甘肃电力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大关 新能源占比58 92% 居全国第二  记者近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11月底,甘肃省电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208万千瓦,突破8000...
原标题:甘肃公路部门积极应对寒潮全力保通保畅  12月13日至14日,甘肃省多地出现降雪天气,部分高速公路及主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积雪积冰。全省公路部门全力做好本轮铲冰除...
原标题:兰州市张家大坪村韭黄喜获丰收——小山村飞出金凰后  兰州市西固区第六届金凰后韭黄开镰丰收节在张家大坪村举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挑草、割菜、...
新华社酒泉12月14日电(记者李国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12月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
2:09 2:09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距今约7000年—5000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彩陶瓶口为圆雕人头像面目五官精致双眼深邃传神嘴微微张开仿佛在轻声细语耳部还有挂饰物的穿孔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追求...
甘肃省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公里居全国第二其中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里、明长城1200多公里被誉为长城露天博物馆 监制:赖向东、向清凯策划:兰红光、马维坤统筹:费...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揣庄堡(无人机照片,7月15日摄)。 甘肃省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公里,居全国第二。其中,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里、明长城1200多公里...
1:47 1:47 7月14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研究馆员柳君君(左)和同事在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巡查。 嘉峪关,中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
4:54 4:54 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43岁的网红李森为往来游客签发通行证件关照(通关文牒)。 光头络腮胡的李森身披甲胄,在景区内扮演明朝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为游客签发关照(通...
新华社兰州12月4日电题:研究性保护加速破解西北长城夯筑秘诀新华社记者何问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首个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1:1基于传统工艺制备的夯土墙体试验样品正在经历太阳的...
新华社兰州12月3日电题:甘肃张掖:干旱地区竟长出30余个人工湖,总面积相当于560个足球场大小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张掖,却建设了30余个人工湖,水域总面积600...
到:10:00 10:00 长城,穿过历史的长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历久弥新、岿然屹立。 驼铃清脆,马蹄声声。戈壁和大漠之间,一座雄关连陲锁钥,亲历边塞风云变幻,守护丝路往...
新华社兰州12月2日电(记者多蕾)今年的12月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 3亿辆,其中汽车3 3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5 2亿人,其...
  人们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展厅内参观(10月25日摄)。  纸张面世之前,古人将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合称简牍。20世纪初以来,我国出土简牍数量众多,仅甘肃境内就出...
11月20日拍摄的甘肃刘家峡水电站(无人机照片)。1234来源:新华社2023年11月21日09:35随着北方气温逐渐下降,黄河流域进入凌汛期。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刘家峡水库按照黄河防总调度要求,科...
新华社兰州11月17日电(记者何问)记者从武威西夏博物馆了解到,闭园两年后,始建于前凉升平七年(公元363年)的凉州大云寺经保护修缮,将于11月20日重新面向公众开放。 武威西夏博物馆...
1:26 2:19 冬日的河西走廊东端,古长城绵延逶迤,尽显壮丽之美。 这里是位于祁连山脚下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镇的明长城遗址。经过多次有效保护,这段包括烽火台、关堡、敌台、...
新华社兰州11月20日电(记者张文静、王铭禹)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邸多隆研究员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揭示了枸杞化学物质基础,为枸杞质量评价、作用机制等提供了化...
这是11月15日拍摄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雪景。 11月14日晚,甘肃省敦煌市迎来入冬以来的首场降雪。雪后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银装素裹,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新华社发(张晓亮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