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之巅,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古老又青春;坐落于日光之城拉萨的中心,这里是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回廊,悠久而...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题: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边巴次仁、陈尚才、李键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栉风沐雨,60载万象...
新华社拉萨8月15日电(记者黄耀漫、潘一景)15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森嘎村举行定日6 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民房首批入住仪式,伴随着哈达与祝福,包括定日、拉孜、萨迦等县首批2578户1213...
  8月6日,一名画师在制作绘制唐卡用的矿物质颜料。  多年来,西藏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2012年至2024年,中央...
新华网拉萨8月1日电(记者李西铨、黄智琪)拉萨团结公园暨环布达拉宫水系生态带药王山环境整治工程项目8月1日完工,面向民众全面开放。拉萨团结公园坐落于布达拉宫西麓、药王山脚下,项目...
新华网拉萨8月4日电(记者蒋梦辰)走在西藏山南市错那市觉拉镇扎洞村的乡间小道上,路面平整干净,直通田间地头。而在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连日降雨冲毁部分土路,泥水漫过脚踝...
新华社拉萨8月14日电题:京藏双师课堂赋能西藏教育发展  新华社记者卢丹阳从拉萨到北京,跨越三千多公里,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与北京市第十中学的学生却一起上着同一节物理课。有甲...
新华社拉萨8月13日电题:20年守护高原仙子黑颈鹤  新华社记者黄耀漫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申扎藏布湿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稀薄的高原空气,洒在广袤的大地上。一群优雅...
新华社拉萨8月12日电 题: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断提质增效  新华社记者李键距离两年援藏之期只剩一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的徐海峰教授仍在忙着开...
央视网消息:自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以来,西藏各地医疗水平得到巨大改善。7月中旬,最新一批援藏医生从全国各地抵达西藏,奔赴各自的岗位。系列报道《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让我...
央视网消息: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西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大地为家,与野生动物为伴,守护着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星罗棋布的边境村是祖国边疆的坚实守护者。随着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在雪域高原深入推进,这里村村通路、户户连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
在阿里高原的阳光里传承人的手指抚过羊羔皮与呢子一针一线缝合着噶尔传统服饰寻找象雄古韵本期聚焦噶尔服饰解锁非遗故事
在西藏山南市雅砻河谷的核心地带,有一颗璀璨的明珠——乃东。这里不仅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生动实践书写着高原发展的新篇章。本期《县计献策·对话书记县...
新华社拉萨7月31日电 题:西藏青年:我愿深潜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  新华社记者卢丹阳、刘洲鹏 7月的西藏凉爽舒适,进入夏季,雪域高原迎来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五湖四海的游...
0:36 3:03在羌塘辽阔的苍穹之下西藏自治区级非遗森郭服饰宛如一道流动的彩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光彩寻找象雄古韵本期聚焦森郭服饰解锁非遗故事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拉萨河风光,由近及远分别是连心桥、柳梧大桥、和美桥和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  1965年8月25日,横跨拉萨河的第一座大桥拉萨大桥正式落成通车,...
0:39 2:57在阿里高原的苍茫天地间革吉人以羊皮为纸捻线为笔编织着游牧文明的史诗寻找象雄古韵本期聚焦革吉服饰解锁非遗故事
珠峰之乡、雅江之源——这里是日喀则。当世界之巅敞开大门,能看到什么、会带来什么?炎炎夏日,怀揣着疑问与好奇,记者从拉萨沿着高速一路向西,找寻答案。  7月16日,货车通过...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7月27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带队,送中央单位第十一批援藏、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抵达拉萨、西宁。近日,各省市援藏援青干部人才也已进...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列支敦士登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