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基地拍摄的克隆牦牛。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新华社拉萨7月11日电(记者格桑边觉)记者11日从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基地了解到,1...
7月10日12点10分,一架载着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小西红柿、宏农藏鸡蛋,扎囊县菜籽油、青稞等农特产品的顺丰全货机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湖北省鄂州市,这标志着西藏首条货机定期航线正...
图为夏日纳木错(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 车宇轩 摄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夏日时节,纳木错湖水碧蓝、波光粼粼,美如画卷。 图为夏日纳木错...
央视网消息:选派干部人才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已经分别在当地工作三年了,他们在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
新华社拉萨7月8日电 记者8日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获悉,吉隆口岸山洪灾害发生后,日喀则市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争分夺秒投入抢险救援。目前,已安全转移群众350余人,交通运输、养护等部门...
坚持全国一盘棋,相互帮助,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都要找准角色。对口支援是党中央着眼西藏、青海工作大局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这里既有蓝绿色的湖水,也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进入夏日这里的森林愈发翠绿,湖水也显得更加碧绿乘游艇、走松林、观碧湖在巴松措所在的山谷中你会懂...
1 8 巡山队员在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巡护(7月3日摄)。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
新华网拉萨7月3日电(记者普布次仁)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对口援藏任务,重庆对口支援西藏昌都。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抵达昌都市人民医院,至今,这条医疗...
  这是7月2日拍摄的非同小可——李小可艺术展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当日,非同小可——李小可艺术展在西藏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藏自治...
2:04 2:36  策策划:李聪林  统筹:干石泉  出镜记者:张兆都  摄像:干石泉 张洁  制作:于波 高志鑫  特别鸣谢:中共...
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
0:45 3:06仁增旺扎在石窟间行走(6月24日摄)。今年77岁的仁增旺扎家住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皮央组。他的家与宏伟壮观的皮央石窟仅咫尺之遥,民居依偎在高耸的石窟群之下,形成了强烈...
新华网拉萨6月18日电(记者卢丹阳)近期,拉萨市联合西藏民族大学共同打造西藏自治区首家社工赋能基地,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育模式,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专业化...
  新华社拉萨5月8日电题:西藏那曲:还在不断长高的中国海拔最高地级市  新华社记者李键、卢丹阳从高空俯瞰那曲,广袤无垠的草原宛若铺达天际的画卷,直至延展到这座...
0:35 2:445月22日,联合考古队领队夏格旺堆在玛不错遗址I区南部介绍该位置的一处墓地发掘情况。2025年4月,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记者参与由国家文物...
  鸟类是自然界的精灵  也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指示物种  在飞羽镜界,我们希望能用鸟类的精彩瞬间传达飞羽之美,更力求揭示鸟类与人类及生态环...
  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玛伊野生动物管护站,管护员和被救助的野牦牛一起玩耍(6月7日摄)。  近日,在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是6月10日拍摄的身着普兰服饰的普兰县科迦村村民。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至今保留着独特的藏族服饰——普兰服饰。据了解,普兰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