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参观者在《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新华社武汉10月28日电题:简读中国:简牍大展勾勒早期中国文明图景新华社记者喻珮和举世瞩...
  10月28日拍摄的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竹简——曾侯乙墓竹简。  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推出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开幕。本次展览...
10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风景区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壮美如画。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1234下一页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盛阅春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和武汉市委书记,不再担任武汉市市长职务;郭元强同志不再担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职务。公开简历显示,盛阅春,男,汉族,196...
0:00 0:222025年入秋以来,汉江流域遭遇密集秋汛。长江水利委员会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体系:依托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网络,精准掌控全流域雨情水情动态;结合天气数值预...
以写意笔墨生动表现人物风貌的中国画《婆媳上冬学》、展现黄河奔涌磅礴气势的纸本水墨《黄河魂》、再现建设者向上精神风貌的油画《葛洲坝人》……扎根人民60年——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展10月1...
新华社武汉10月9日电(记者喻珮、熊翔鹤)23台巨型花车亮相武汉光谷,用城市大巡游掀起国庆欢庆热潮;中秋月圆夜,湖北省博物馆将千年文物与传统雅韵相融,打造一场中秋夜宴;湖北有礼票根...
新华社武汉10月9日电 题: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加快连接全球  新华社记者王自宸用电负荷已达16 512万千瓦。10月9日凌晨2时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供电公司调度中...
  10月7日拍摄的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夜景(无人机照片)。  秋夜里的武汉,长江大桥上的灯光与两岸的都市霓虹交织,绘就一幅流动的江城夜景画卷。  新华社记...
新华社武汉10月5日电(记者黎昌政)走!5日上午,迎着阳光,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沐抚供电所员工覃建皓与同事谭永军背上工具包,驱车驶向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及周边民宿,开启新一天保电巡检。...
近日,记者在湖北多地走访发现,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不仅是电力工人,一批智能机器人也加入了值班值守的队伍。人和机器人同时登场,展现出数智技术改变生活的新气象。  记者:潘...
十月的武汉又一次进入网球时间2025东风·岚图汽车武汉网球公开赛将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拉开帷幕世界顶级球员再次汇聚江城尽管郑钦文的临时退赛让人遗憾但随着签表揭晓星光熠熠的参赛阵容足...
铜鉴缶、汉代错银铜牛灯、战国时期组玉佩、彩绘凤鱼纹漆盂……近日热映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片尾有这样一串滚动的字幕,将电影制作所参考的近10件文物及馆藏单位一一列举,不仅...
新华社武汉10月4日电(记者 王自宸)节假日值班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一道坚实防线。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记者在湖北多地走访发现,不仅是电力工人,一批智能机器人也在岗当班,人和机器人同...
看白帝、观胖五,感受国防科技的硬核力量,触摸军工文化的时代活力……这个国庆假期,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汇集了许多大国重器模型,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9月29日至10月4日,由中国国...
  10月4日拍摄的三峡大坝和三峡大坝五级船闸。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10月4日...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 03%,累计通...
在圆满完成运行试验后,襄阳至荆门高铁达到运行条件,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湖北省内形成了汉口至汉口的快速客运铁路环线,为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记者喻珮、乐文婉)江城武汉,胜友如云。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大河对话26日在武汉开幕,国际组织官员、世界流域机构专家、水博物馆联盟...
初秋时节,走进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泉塘清澈,大块的矿石垒成一座小山,忽而在潺潺溪流声中映入眼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今被认为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