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25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行前,南极考察队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又会携带哪些设备和物资?和记者一起去看看。...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
金秋十月,越冬的候鸟开启迁徙季。人们为鸟儿们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黄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要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森林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
今天的主角身穿花白的厚毛衣喜欢在阳光下打盹也能傲立于雪山之巅雪山之王是它的别称树丛间猛扑、峭壁上追击它的凶狠藏在每一次致命捕猎里它就是——雪豹!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今天就让我...
长白山——东北水塔,东北亚生态屏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自然保留地,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栖息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吉林省牢固树立和...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黄垚)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通知,将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等22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至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已达80处。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特稿|在绿水青山间追求共同现代化——中国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回响  新华社记者郭洋一场关乎发展与保护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善了中国的山河面貌,更...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成绩单持续刷新——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 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 4%,首次...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特稿|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思想引领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朱瑞卿 阚静文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
10月2日拍摄的黄岩岛海域的夕阳。 新华社发12345678下一页>>|
在祖国北疆的辽阔版图上,库布其沙漠如一条黄色巨龙,盘踞在黄河几字弯南岸。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代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库布其沙漠已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入黄泥沙量显著减少,实...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全国安全生产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王小洪主持会议。...
发表于:2025-09-26 10:46:20文案: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制作:新华网思客智库
  9月2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北正乡北正村,农民在石榴园直播带货。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新华社发(陈其保...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高敬、魏弘毅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高敬、魏弘毅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胡喆、顾天成)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