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省直辖市 > 浙江 > 正文
我国专家研究脑卒中治疗取得新进展
来源:新华网 2025-04-05 06:05
新华社杭州4月3日电(记者黄筱)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上线题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病4.5至24小时内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原创性论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严慎强、周颖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楼敏为唯一通讯作者。

脑卒中(中风)是全球致死、致残率居高不下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约占80%,而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的静脉溶栓法是目前指南推荐的急性期特效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该疗法严格受限于症状发作后4.5小时内,否则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现实中,许多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或送医延误,从而错过“黄金时间窗”。

累及延髓、桥脑等关键生命中枢的后循环卒中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症状隐匿、易被误诊,且病情进展迅猛、死亡率极高,如何降低这类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改善预后?能否突破传统的4.5小时限制?是全球神经科医生的共同难题。

据了解,这项研究自2022年启动,覆盖了全国30家医学中心,纳入234名后循环卒中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后循环卒中患者,其残疾率显著降低,治疗90天后无症状比例从25.6%提高到了39.1%,相对治愈率提高了53%,同时颅内出血风险和死亡率并未增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位评审表示:“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突破了超时间窗静脉溶栓的传统限制,并可能促使未来进一步探索溶栓治疗在后循环卒中的应用,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未来有望影响治疗指南的更新。”

楼敏表示,静脉溶栓的适用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延长至24小时,让更多患者有机会获益。同时研究也为无法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患者提供新选择,为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溶栓替代方案。(完)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