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省直辖市 > 云南 > 正文
永不卷刃的血性刀锋——走进“白刃格斗英雄连”
来源:新华网 2025-08-21 14:18
新华社昆明8月20日电 题:永不卷刃的血性刀锋——走进“白刃格斗英雄连”

 

 
1:02
/1:02
 
 
 
 
 
 

梅世雄、张勇健

刺刀被加挂在枪口,战士孙江平将手中的枪握得更紧。这一刻起,他正式成为“白刃格斗英雄连”第5715名士兵。

“让连旗更鲜红,你们准备好了吗?”连队政治指导员徐尤秀问。

“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时刻准备着!”孙江平和战友们高声答道。

为新队员授刺刀,是陆军第75集团军某部“白刃格斗英雄连”新队员入连仪式上雷打不动的传统。

  该连给新队员授“白刃枪刺”仪式。靳涛 摄

战旗猎猎——1940年百团大战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25团8连与日寇白刃相搏,用刺刀写下了抗战历史上的光辉篇章。85年来,“白刃格斗精神”化作永不卷刃的血性刀锋,代代相传。

  一把刺刀传承舍身为国的决绝

“白刃格斗英雄连”连史馆,珍藏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刺刀。

“这是大落坡反偷袭战斗中,连队先辈们使用过的刺刀。”中士和东军说,“据连史记载,当时八路军使用的刺刀长约50公分,步枪加挂刺刀的长度远短于日军,对白刃格斗非常不利。即便是这样工艺粗糙的刺刀,当年也不是每名战士都能配备的。”

凝望这把刺刀,他一次次在心中想:“装备处于如此劣势,这支年轻的队伍是如何打败日军的?”

“面对日军偷袭,时任政治指导员张万清率领战士扑了上去。”徐尤秀说,“交战中,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坏了就用小锹砍。一名年轻战士腹部被刺中后仍死死抱着敌人,咬断其喉咙,最终同归于尽。”

这场反偷袭战,连队以负伤和牺牲30余人的代价,毙敌40多人。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国难当头,军人求生,则国无生机;军人决死,则国家浴火重生。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支以‘决死’为名的部队中很多人都是投身抗日救亡的青年学生。”徐尤秀说。

入伍之初,和东军心中好奇——当年是什么让一群青年学生手持简陋的武器就敢同穷凶极恶的日寇白刃格斗?

一次特殊的巡逻任务,让和东军找到了答案。

那是他第一次行走在祖国的边防线上。“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环境的恶劣还是超出想象了。”他说。任务地域高寒缺氧,人迹罕至。和东军和战友们负重行军,翻越海拔4800多米的山口。

坡很陡。翻过山口时,边防线上硕大的“中国”字样,赫然映入他们的眼帘。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和东军说,“我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军人的使命。”

从那以后,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前,和东军都要到连史馆去看一看那把刺刀。

他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一张照片定格逢敌亮剑的血性

连史馆内,有一张摄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黑白老照片——

战士们整装列队,即将奔赴战场。

淮海战役南坪集阻击战中,8连成功阻击了敌军十几次进攻,将血染的战旗死死地钉在了阵地上。

“只要有一个人活着,阵地就不能丢,人在阵地在!”8连官兵一次又一次用鲜血和牺牲证明:他们永远是那把“敢打硬仗,善打恶战,能打胜仗”的尖刀。

光阴流转,青春赓续,热血依然滚烫。

“杀!”演练场上,该连的刺杀操声声震天。尽管武器装备、作战样式不断演进,今天,刺杀格斗仍是连队每名官兵的必修课。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我们练刺杀格斗,练的是逢敌亮剑的军人血性,是有我无敌的战斗意志。”连长金建杰说。

如今,连队由过去的传统步兵连转型为特战连。转型后的第一次伞降训练,让二级上士蔡雪华记忆深刻。

  该连开展伞降实跳。薛蹡蹡 摄

“尽管大家都经过了扎实的地面模拟训练,但真的站在千米高空时,还是难免紧张。”飞机上,蔡雪华环顾一圈,战友们的脸上都没有笑容。

“我先跳,跟着我。”到达预定空域,连长说完这话,纵身跃下。

有连长带头,官兵的血性胆气骤然升腾,朵朵伞花接连在空中绽开。“第一次跳伞,没有一个人退缩。”蔡雪华说。

八十余载峥嵘岁月,历经大小战役战斗200余次,先后6次被授予荣誉称号。于他们而言,血性是尖刀,永不卷刃;是冲锋向前的身影,永不退怯;是一跃而下的果敢,永不后悔。

  一面战旗续写敢打必胜的荣光

2019年10月1日,长安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伴随《钢铁洪流进行曲》而来的,是气势恢弘的战旗方队。

继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后,“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旗帜又一次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

“能与先辈传下来的旗帜一同参加阅兵,是我一生的荣光。”28岁的二级上士杨时龙说。

荣光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累到极致时,杨时龙会到荣誉室里望着挂在屋顶的那一面面战旗,“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战旗位置最显眼。“战旗给了我坚持到底的勇气。”他说。

当战旗方队缓缓驶过天安门时,杨时龙在心中反复沉淀的情感终于迸发出来——战友们,你们看到了吗?

“1940年8月,山西寿阳,手握刺刀血战到底夺得‘白刃格斗英雄连’战旗的先辈们,你们看到了吗?”

“我没有辱没‘白刃格斗英雄连’的荣光!”走出阅兵场,两行热泪从杨时龙黝黑的脸庞上滚落。

带有“英雄连”字样的荣誉旗帜穿越时空传承至今,昭示着这支英雄的连队代代相传创造新的辉煌。

身为连队政治指导员,徐尤秀深知,“官兵们格外珍视集体荣誉,无论面对什么任务,大家想法都是一致的——为连队争光,为战旗添彩。”

连队中,军士田巴特是一名蒙古族战士。2021年,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中的“侦察尖兵”比武,他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代表中国军队出战,必须为国争光!”

定向越野比赛,迎着漫天风沙,田巴特和队友们全速前行。赛程过半时,前方道路变窄,满是长有倒刺的灌木丛。“没有路,就蹚开一条路!”他们一头扎了进去。

距离终点还有1公里时,田巴特看到终点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他以极限速度冲刺。最终,中国代表队在该课目中勇夺第一名。

同一面旗帜下,无论年龄,不分民族,新时代的官兵正在为书写新的荣光燃烧自己的青春。

未来的战争形态,正在随着科技进步而变化。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他们勇闯新域,挑战极限。

从敢于刺刀见红的传统步兵,到挺进未来战场的特战精兵,该连官兵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自己入连时许下的誓言:“一朝入‘白刃’,终生不卷刃!”

  剪辑:韩启扬、张勇健

  素材协调:蒋庆渝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8809175968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