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迎来供本采暖季首船液化天然气
10月31日,“格拉斯哥”号LNG船靠泊在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码头(无人机照片)。
10月31日,来自海外的“格拉斯哥”号LNG(液化天然气)船装载6万吨LNG靠泊在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码头。该船是国家管网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接卸的首船液化天然气,将为华北地区冬季保供注入充足“底气”。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辽宁省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向志愿军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10月25日,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仪式现场准备向烈士墓献花。
10月25日,辽宁省在沈阳市、丹东市举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向志愿军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太空会师”
这是11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会师后拍摄“全家福”照片的实时画面。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58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两名指令长继三年前首次“太空会师”后再度相聚“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见证幸福
10月25日拍摄的集体婚礼现场。
10月25日,“建证幸福 世纪相约”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第三届集体婚礼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世纪公园举行。由城市建设者和他们的爱人组成的19对新人身着礼服,在亲朋和同事们的见证下,分享婚礼的幸福甜蜜。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重阳孝心节
10月28日,老人们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河西埭村重阳孝心节上参加套圈游戏。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在长春下线
10月30日,参会嘉宾在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现场观看宣传片。
10月30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在吉林长春举行,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10月30日,游客在西藏博物馆“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上参观。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展示故宫博物院、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四家文博单位95件套(114件)文物,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该展览于8月28日在拉萨开展,将持续至12月1日。
新华社记者 周佳谊 摄

晚秋胡杨美
这是10月30日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拍摄的胡杨林(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冬前电煤保供忙
10月27日,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堆场,工人操作转运设备向码头转运电煤(无人机照片)。
冬季即将来临,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堆场、码头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加紧进行电煤转运、装船等工作,全力保障电煤供应。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深中大桥
10月25日,游客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中庭的观景平台拍摄深中大桥。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古镇新“味”
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村民在院子里做油糕(10月30日摄)。
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依山傍河而建,曾是黄河上的重要商贸渡口。步入其中,窑中窑,院连院,沿着山势铺排开来。碛口古镇在历史上繁华一时,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碛口商贸凋落,大批古建筑年久失修。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对碛口古镇的历史建筑和古民居进行修缮和保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如今,碛口有各类民宿客栈、农家乐40余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20余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这座古镇再度兴盛,成长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领略“九曲黄河第一镇”的魅力。
新华社发(刘亮亮 摄)

农高会上展成果
10月25日,参观者在杨凌农高会上参观“无人化植物工厂成套技术装备创制及应用”项目成果。
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开幕,会期5天。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设置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特色现代农业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展、智慧农机装备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等六个展馆展区,吸引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张陆(右)、武飞(中)、张洪章在出征仪式上。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全国首个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
10月27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无人机照片)。
10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投产。这也是全国首个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集成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率先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干散货码头通用操作系统,将实现全流程生产经营过程的实时监测、智慧决策和数字化感知。
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世界城市日专场无人机灯光秀
这是10月27日晚在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拍摄的世界城市日专场无人机灯光秀表演活动。
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10月29日,演员在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现场表演。
10月29日,以“四海同心祭始祖,共同富裕谱新篇”为主题的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黄帝祠宇举行。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T1400无人直升机首航
10月30日,T1400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上空飞行。
10月30日,哈尔滨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在哈尔滨完成首航。据悉,该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1400公斤、最长续航8小时、升限6500米、最大平飞速度180千米/小时,采用双发动机、多余度飞控系统和高强度复合材料结构,拥有超大载荷和空间设计,具备智能化和自主作业能力,在农林植保、物流运输、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不屈的宝岛 丹心向祖国——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
10月25日,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不屈的宝岛 丹心向祖国——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
10月25日,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不屈的宝岛 丹心向祖国——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87张、文物453件,全景式再现了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长达50年英勇不屈斗争的光辉历史。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乌铜走银
10月25日,在昆明乌铜走银传习馆,匠人将放置在乌铜片表面的银片融化,进行“走银”。
乌铜走银,这门始于清雍正年间云南石屏的技艺,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冶炼、雕刻、书画、微雕——诸艺融于一体,铸就了“以铜为骨,以银为魂”的艺术传奇。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