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策划 > 正文
抗战影像记忆丨游击健儿逞英豪
来源:新华网 2025-05-22 04:41

  1940年夏,卢沟桥事变爆发三周年纪念日。晋察冀密林深处,响起此起彼伏的歌声。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卢沟桥事变爆发三周年纪念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青年抗日先锋队1000余人,举行拥军支前誓师大会。朱汉 摄

一排排挺直的红缨枪,一张张年轻但却坚毅的面庞。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青年抗日先锋队的队员们,有的二十多岁,有的才十五六岁,他们无惧敌机轰炸的威胁,全神贯注地听着一名队长讲话。慷慨雄壮的拥军支前誓师大会,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听到《游击队之歌》里那句“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时,来自《抗敌报》(1940年11月改版为《晋察冀日报》,编者注)的记者朱汉迅速地调整好焦距、光圈和快门,拍下他从事战地新闻摄影以来的第一组照片。

  民兵在山顶上扎草人,用来迷惑敌人。沙飞 摄

  河北平山县民兵埋设地雷。石少华 摄

  冀中八路军开展地道战。石少华 摄

抗日战争初期,侵略者气焰嚣张,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最终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尽管当时我们的武器装备差、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敌后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智慧,因地制宜,灵活主动地开展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

 “开门战术”——敌人袭扰,我民兵就开门击杀。流萤 摄

  抗战时期活跃在山东微山湖上的水上游击队。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游击战争”四个字,是制敌的一个锦囊妙计,要下决心到敌人后方去进行游击战争。

松花江畔、长城内外、中原腹地……游击战的烽火遍地燃烧,打得装备占优的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防不胜防,《游击队之歌》鼓舞着敌后广大军民顽强斗争,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主笔:刘金海

  编辑:章磊、张铖、方欣

  视觉:胡秋思

  图片:中国照片档案馆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8809175968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