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影像策划 >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从边疆国境线到人民殿堂—“90后”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多来提曼·开米克的履职故事
来源:新华网 2025-03-11 06:15

摊开中国地图,祖国西部边陲有一个小村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这里距离首都北京4500多公里,与乌鲁木齐相隔1800多公里。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2025年1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雪后初霁的帕米尔高原,阳光刺眼,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我们跟随32岁的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多来提曼·开米克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巡边关。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多来提曼·开米克(左二)和同事走出村委会大门,准备到村民家中走访(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多来提曼·开米克(右二)在村里走访(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多来提曼·开米克(前)与护边员一起巡边(2025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多来提曼·开米克(右二)在村里走访时与年轻村民交流(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多来提曼·开米克(右二)在牧家乐经营主帕尔吾尼克·吾地那(右一)家中调研,听取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老党员、牧家乐经营户、青年牧民……每到一户,多来提曼都极为熟练地打开笔记本,拿起笔,有时关切问询,有时静静倾听。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多来提曼·开米克在一户村民的棚圈中实地了解牲畜越冬情况(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多来提曼·开米克(右)在村里走访时,与一位长者行“吻手贴面”礼(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生于斯、长于斯,多来提曼对当地的情况极为熟悉。在2021年2月补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前,他做过5年的护边员,获得过多种荣誉。2024年6月,多来提曼当选为夏布孜喀拉村党支部书记。

多来提曼说,发展农牧业生产、守护边境是大家的共同任务。采访的第三天,他又翻山越岭前往边境地区的任务区,看望护边员,与大家一起巡边,同时听取意见建议。

  在中国-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的一处执勤点,多来提曼·开米克(右三)同本村护边员交流(2025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临近天黑,多来提曼并未与我们同车返程,而是选择夜宿边关。他说,这是全国两会前,唯一能与护边员相处的机会。

多来提曼就这样身处基层,平日里的工作也是与知根知底的村民们打交道。大伙儿的获得感、亦或是急难愁盼,都被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在中国-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的一处执勤点,多来提曼·开米克(右)与护边员交流时记录护边员的反馈(2025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作为唯一的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多来提曼常常想起因解救落入冰窟的孩子而牺牲的新疆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

拉齐尼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同样担任过护边员的多来提曼说,他要继续把帕米尔高原上的民情民声带到人民的殿堂。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多来提曼·开米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履职以来,多来提曼对人大代表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自身履职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他说:“通过对田间地头、高原牧场、边境一线、社区邻里的走访,我努力了解农牧民们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收集他们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意见,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3月9日,多来提曼在驻地整理会议文档。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多来提曼”,意为“家国平安”。多来提曼表示,他将立足边疆实际,继续为农牧民切身利益建言献策。

  “让祖国的边疆更美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这是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夏布孜喀拉村拍摄的全国人大代表多来提曼·开米克(2025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记者:胡虎虎、吕帅

编辑:王海燕、刘金海、程婷婷、郝建伟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