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中国籍偷渡人员从泰国被遣返回国
2月27日,被遣返人员在机场与家人团聚。
2月27日,40名中国籍偷渡人员从泰国被遣返回国。此次遣返依据中泰两国法律、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进行,是双方依法合作打击偷渡等跨境违法犯罪、切实保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
新华社发(张铮摄)
红火“古突”夜 吉祥藏历年
这是“古突”夜烟花映照下的布达拉宫(2月27日摄)。
2月27日是藏历的“古突”之夜。藏族群众按照传统习俗,一家团圆食用“古突”。饭后,人们燃放烟花,辞旧迎新。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2025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启用
2月27日,一名记者在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拍摄。
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的全国两会新闻中心2月27日正式启用。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2月26日拍摄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芳烃联合装置抽余液塔吊装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日,国家支持东北振兴重点项目、沙特阿美公司与中国企业共同投资837亿元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项目最大单体设备、重4366吨的芳烃联合装置抽余液塔吊装成功。目前,项目已完成总进度近60%。
据介绍,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作为央地务实合作的重大项目,于2023年3月在辽宁省盘锦市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占地8.97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一座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基地。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哪吒2》IMAX热映激发中国消费新场景
2月25日,观众在贵阳越界影城IMAX影厅内观看电影《哪吒2》。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正式开馆
2月26日,游客排队参观西部机场博物馆珍宝馆。
在新投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2月26日正式开馆。
这座博物馆设置基本陈列“长安·常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土文物与古代长安”主题展,以历年来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过程中发掘出土的文物为载体,展现丝路贸易场景和唐代长安盛景。博物馆同时设置专题陈列展,每期精选一件陕西代表性文物进行轮展,首展推出国家一级文物“秦公镈”。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青岛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开通
2月2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积米崖码头,从灵山岛上飞来的无人机准备降落。相比传统船艇运输,陆岛无人机物流配送节省了近80%的时间。
当日,青岛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开通,10分钟内便实现了积米崖码头与灵山岛之间18公里航程的陆岛物资双向运输。据介绍,灵山岛以往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船艇水运,雾大、浪高时经常性停航。低空物流航线的开通,拓展和丰富了当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给海岛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云端校车”
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乘坐空中缆车去学校。
尼珠河村是一个藏在峡谷中的小山村,村边的尼珠河由南向北,在山间曲折蜿蜒切出一道峡谷,一边是云南宣威,一边是贵州六盘水。
从前,住在山谷的村民从谷底通往山顶最近的路就是河谷中的崖壁路,路上沟壑相间、幽深陡峭,往返一趟近6个小时。为了上学,村里的孩子和家长每隔10天至少要往返一次。
2022年,当地的尼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建成运营,高达268米的电梯和近200米高差的高空索道缆车陆续投入使用,并对尼珠河村及附近的村民免费开放,孩子们上学有了直达山顶的“云端校车”。
如今,当地的孩子先乘坐六七分钟景区观光车,转乘观光电梯垂直爬升268米,再换乘空中缆车爬升200余米,加上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学校。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2025年春运收官
2月22日是2025年春运最后一天,旅客在河北石家庄火车站候车。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明年再见!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拍照。
春暖冰城,告别将至,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于2月26日正式闭园。本届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总体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园区运营以来,游客接待量创下新高。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黑龙江冬季旅游的特色名片,成为我国冰雪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