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南湖边健身。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组织健康消费促进活动、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10方面重点任务。
与老一辈的传统养生观念不同,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多喝热水”或“吃补品”,而是力求将健康理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健身爱好者罗俊说,在日常的饮食中,会注重食品的配料表,一个星期有四到五天会去吃轻食。同样是健身爱好者的张馨文则更关注运动表现的检测。她说,“买了手环戴在身上,对睡眠时间、睡眠恢复时间,包括压力管理都比较清楚。”
智能手环等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让年轻人的健康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根据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出货量达到了4576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1%。
健康服务更加完善
最近,家住山东淄博博山区大辛社区的蔺志凤家里来了一个“新朋友”,只需对着它招呼几声,就能呼叫许多养老服务。这个由当地养老服务企业与百度联合研发的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正悄然改变着辖区内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通过终端,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送餐、出行陪医、帮办代办、助浴维修等各项服务。截至目前,上线用户近2000人,接入服务商家1.3万余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到9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8万亿元的总额实现显著跃升。
2024年1月20日,一位市民在骑行结束后展示个人成绩。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服务形态日益多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推动健康消费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医疗资源分配更加高效。
健康消费热潮背后,不仅反映出人们对健康认知的深刻变化,也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紧密相连。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健康消费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月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为小朋友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新华社发(张晓峰摄)
编导:王雅璇
配音:王雅璇
<span deep="3" id="detailConte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