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一场地震突袭青藏高原。
“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牵挂着珠峰脚下的受灾群众,作出重要指示。
救援力量驰援灾区,全力开展人员救治和群众安置工作;各方各界纷纷支援,爱心涌向这片海拔4000多米的大地。
地震灾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震中10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471米。截至8日12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倒塌房屋3612户。截至9日6时,受灾群众人数达6.15万名。
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西藏自治区立即启动二级响应,随后升至一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二级应急服务响应……
搜救,争分夺秒。
“金珠玛米来啦!”看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灾区群众呼喊着。武警西藏总队先头救援力量立即抵达震区,西部战区空军出动无人机勘察情况,第一批增援官兵中午抵达长所乡。
在路边一处废墟前,搜救犬来回闻嗅。拉萨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次旺班旦带领队员搜寻,一旁的村民用手电帮忙打光照亮。
抢救,刻不容缓。
自治区、日喀则市和定日县、拉孜县派出300多名医护人员救灾,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胸外、急诊、重症、神外、创伤等领域的专家赶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增援。
援助,举国行动。
2025年1月8日,在日喀则,中国邮政的抗震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向震中方向驶去。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1月8日,西部战区空军筹划组织航空侦察、运输救援、空运空投等行动,先后派出多架次无人机、运输机往返震区,保障陆航直升机应急救援。藏航、国航、东航、川航等民航单位也全力保障空中通道,与地面协同联动,守护受灾群众。
临时安置点内,救灾人员正在忙碌——
移民管理警察在给安置点内的铁皮炉生火。他们用水和了稀泥,糊在炉子的漏烟处,避免烟雾倒灌,帐篷内开始温暖起来。
地震发生后,部队、应急、消防、公安及社会各方1.5万余人的救援力量在震区集结,全力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1月8日,定日县长所乡通来村的受灾群众措姆抱着自己的孩子在领取志愿者送来的御寒衣物。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7日傍晚,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流动医院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医生雷彦明说:“我们配备了手术室、检验室、车载CT等设备,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能派上很大用场。”医生们一路收治病人展开救援。
多支进行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地质调查的专业力量也陆续抵达灾区,开展重点部位次生灾害风险调查。“我们对多家学校、医院、安置点进行了调查,目前震中群众安置点已避开地质安全隐患地带。”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说。
一辆辆卡车装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驶向灾区。记者在各个安置点看到,食品供应充足,保暖设备也在陆续到位。
8日,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3个乡政府逐步恢复供电,为抗震救灾前线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西藏自治区受地震影响的7处受损国省道路段均已抢通,实现双幅通行;定日县灾区乡村通信网络服务已逐步抢通恢复。
2025年1月8日,在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雪珠村安置点,救援人员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日,经过多轮排查,各级救援力量共搜救出被困群众407人,4.75万受灾群众已完成初步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恢复生活拥抱希望
大地摇动,让在外的亲人们揪紧了心。
“我阿妈呢?”他逢人就问。
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挨个走进一顶顶帐篷,检查群众的被褥厚度、帐篷通风情况。“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就踏实一些。救援队都很忙,我尽量做好身边的这些小事。”次仁平措哽咽着说。在这场地震里,他失去了母亲,但自己还来不及悲伤。
“家里的房子塌了,很可惜!”看着父母,他又补充道,“一家人没事就是最好的。”
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寒冷的感觉十分强烈。但越来越多的灾区群众吃上了热饭,喝上了热茶,用上了取暖设施,感受到寒冬里的温暖。
“我们在积石山地震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看到西藏地震新闻后立刻出发。”马俊云说,“都是一家人,到我帮助他人的时候了。”
定日县措果乡野江村临时安置点距离乡政府有十来公里。中午,安置点里突然喧闹起来。几十个孩子围绕在物资发放志愿者旁,拿到了他们的专属礼物——棒棒糖。
野江村安置点有90个孩子,地震发生以来,他们跟随家人一起得到了照顾。
人们在奔忙之余传看着前一天早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降生的一个婴儿的照片,祈愿母子平安!
文字记者:储国强、翟永冠、谢佼
海报设计:李梦帆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统筹:孙闻、白阳、岑云鹏、黄小希、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