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记者张阳)26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湖北武汉召开的2025“大河对话”上面向全球发布《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中英文智库报告。报告系统阐释了新时代长江治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方略和全球意义。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继承传统治水智慧与历代治江经验的基础上,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准确把握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碧水浩荡东流、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群众幸福安康的美好局面。
这是《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报告认为,新时代我国在长江治理的实践中已形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善的治江方略,通过坚持生态优先、辩证统一、区域协同、共建共享、传承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持续推动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长江的故事,是中国故事,也是人类与自然重修旧好、共创可持续未来的世界故事。基于尊重和共享的东方治水智慧,新时代的长江之治提供了一份保障安全的系统方案,指明了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诠释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贡献了一条生态驱动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并在以水为媒的联系中强化了全球江河文明的交流互鉴。
报告呼吁,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谋求可持续发展方面,大家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各国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着眼于全流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江河文明交流互鉴。
报告全文1.6万余字,通过相关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公共政策、国际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
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大河对话”26日在武汉开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0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