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题:科技绘新景:国庆中秋假期里的文旅“智”变
2025年的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城乡经济因“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的光影也正以灵动姿态融入文旅场景,勾勒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新图景。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戴上头显,仿佛穿越时空“一步入画”。在12K超清光影的加持下,唐墓壁画《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中,唐长安的市井喧嚣与宫廷华美,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唐风华。”“00”后游客辛女士说。
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VR体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参观者体验到了一场“穿越浙江一万年”的时空之旅。戴上AR眼镜,万年前的炭化稻米重现生机,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清晰运转。
借助科技力量,既能“唤醒”沉睡的文物、让历史场景“活”起来,还能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地标进行深度赋能,将“静态观赏”蜕变成“沉浸式互动”。

广东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推出特色光影秀,为游客献上了视觉盛宴——超600台无人机的编队变幻出企鹅、鲸鲨等珍稀海洋动物,结合绚烂的灯光投影以及红色主题的节目编创,再加上珠海科技“特产”无人船,360度环绕烟花效果……
广东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推出特色光影秀。(受访单位供图)
丽江古城的“智慧小镇”通过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指挥中心和智能应用,正在推动智慧旅游与文化保护的协同发展。假期里的古城热闹非凡,“智慧大脑”实时掌握各街巷人流,提前预判拥挤点,并通过智能广播提示特定区域游客调整路线避堵。指路机器人忙着给游客当“导游”,5G无人机空中巡护,为这方热闹增添了一份安心。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的丽江古城。(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已不是文旅融合道路上的‘选修课’,而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说,这场文旅“智”变的核心,始终是让技术服务于文化、服务于人,如此才能既有炫酷“外表”,更有深厚“内核”,持续为大众带来更优质的文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