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通信能源 > 正文
老能源基地的新故事——山西能源加速向“绿”转型
来源:新华网 2025-01-16 11:06

  2024年山西电网新能源装机达到6189万千瓦,占比历史性突破50%,新能源出力最高时占全省用电负荷的九成以上,绿电外送交易电量保持全国第一,新能源利用率连续7年超过97%,传统能源基地的含“新”量显著提升。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先立后破,持续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厚植绿色发展动能。

 

 
新旧能源转换有序推进

  “最近天气晴好,电站每天能发约23万度电。”电站站长於化龙说,2017年并网时,山西新能源装机只有1000多万千瓦,现在全省装机规模翻了两番还要多,消纳压力也明显增大。

  新能源占比大,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特征。但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要实现安全稳定用电,就必须配备足够多、足够灵活的调节性电源。

  距“熊猫电站”50多公里的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正在向系统调节性电源、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煤电企业。

  工作人员在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调度中心忙碌(2024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樊欣阳 摄

  管志超所说的电价,其实是“现货电价”。作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山西电力现货市场于2021年4月启动不间断试运行,2023年底成为全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固定电价,市场每15分钟一个电价,最低为零电价,最高每度电1.5元。

  电力现货市场成为确保新旧能源平稳转换的关键。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义成说,新能源优先消纳是电力现货市场的基本原则。在用电低谷时段,低电价引导火电企业主动调峰停机或降低出力,为新能源让出发电空间。通过煤电企业灵活性改造提升调节能力,全年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18亿度。

 

  能源绿色转型,带来的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深刻影响着整个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独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目前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已汇集了613座新能源场站、200多家售电公司、10家独立储能电站、5座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

  “我们一方面代理用户的中长期电力交易,同时也在电力现货市场实时交易,通过精准的价格预测,确保客户的用电量和电价在合理区间。”山西风行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电力交易员张帅说。

 这是在山西省芮城县学张乡拍摄的光伏电站(2023年7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两年多前,定襄县与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低碳云账户平台。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绿色发展中心副总经理王勃霖说,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跟踪记录,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用能和碳排放的高效管理,找到节能降碳的发力点和减排路径。

新动能蓄力待发

  曾经的“煤都”大同,依托丰富的绿色电力资源,打造出“算力之城”的新名片。最新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大同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中位居全国第三。大同市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占当地总用电量的比重已增至22.5%,超过了煤炭行业用电量的比重。

  2024年7月,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方案》,通过创新绿电供给机制,拓展绿电招商政策空间,试点通过电网企业建设专线直连的供电模式,满足出口型产品的国际绿电消费规则要求;依托镁铝资源、绿电资源优势,打造绿色镁铝合金产业基地,推进绿电资源就地转化。

  依托充沛绿电,新动能蓄力待发。

  继“算力之城”后,“山西氢谷”呼之欲出。山西省能源局提出,下一步,要在朔州、吕梁、长治等地建设布局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实现绿电、绿氢就地消纳,打造“可持续燃料产业供给区”。

  文字记者:赵东辉、梁晓飞、王劲玉

  海报设计:马发展

<span deep="3" id="detailConte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统筹:郁琼源、逯阳、李逾男、肖磊涛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