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CDEX实验组在检查实验仪器。新华社发
在锦屏大设施C2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PandaX粒子与天体物理氙探测实验组的2名老师和7名学生每天往返于地下实验室和地面营地之间。这个春节,每天一大早他们就进入地下实验室工作,再回到地面时只能看到月挂中天、点点繁星。
在实验大厅内,PandaX的科研人员紧盯仪器上跳动的数字。他们每天会进行数据采集、探测器运行状态检查。
PandaX实验组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新华社发
“虽然大家都希望能回家过个团圆年,但是为了整个实验的稳定运行,我们每年春节都会有人值守在实验现场。正是这份坚守,才有了更好的实验结果产出。”王少博说,在实验室过年,有老师、同学的陪伴,是一种不一样的过年体验。
除夕夜,地下实验室管理局还组织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的10余名科研人员在营地内包饺子、看春晚、猜灯谜抽奖,虽然远离家乡,但科研人员们依然感受到了浓浓年味。短暂放松后,正月初一一大早,他们又投入到科研中。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春节假期的锦屏地下实验室,没有烟花爆竹的喧闹,没有亲友围坐的欢笑,有的只是仪器运转的嗡鸣和对科研成果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是暗物质探测的“追光者”,是揭开宇宙奥秘的“先行者”,在地下2400米仰望星空。这个春节,他们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奉献书写着别样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