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丝绸之路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竹韵琴心:跨国伉俪用音乐架起中越友谊桥
来源:新华网 2025-04-13 14:40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接受采访。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合奏。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8日,童光荣与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教授“新活力”乐团成员乐理知识。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30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右上)指导“新活力”乐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3月30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左)和莫双双(右)参加“新活力”乐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3月24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右前)和莫双双(左后)参加“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3月24日,在越南首都河内,童光荣和莫双双参加“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排练。

  出生于越南音乐世家的童光荣,幼时常随父亲聆听中国民乐的悠扬曲调。他从八岁起学习竹笛,九岁便登台表演。2006年深秋,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童光荣,在一次乐曲合作中,与来自湖南衡阳的莫双双相识。音乐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奏出跨国爱情的序章。

  这对恋人步入婚姻后,莫双双和丈夫来到越南。2013年,童光荣和莫双双在河内创办了“新活力”乐团。夫妇俩在演奏中巧妙融入中国民乐元素,让古老的越南竹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韵味与越南的旋律在此交融。

  童光荣和莫双双携乐团在亚洲艺术节等舞台上斩获殊荣,也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竹韵琴声中,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文化使者。

  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如今,这对夫妻奔走于中越两国,用音符传递真诚与善意。童光荣动情地说,在他们心中,最美的旋律正是中越友谊地久天长的和音。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