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来源:新华网 2025-03-15 15:48

河北省出台系列政策,整合资源“一盘棋”布局港口功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陆海联动、产城融合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聚力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如今,“雄安报关、黄骅港验放”“雄安报关、雄安验放”正在成为现实,为雄安新区打造高效、便捷、经济、稳定的出海运输通道。

2024年,河北省煤炭下水量占北方港口煤炭总下水量的88.1%,铁矿石外贸接卸量占全国沿海港口的25.9%。

按规划,到2027年,河北将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沿海经济崛起带成为环渤海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强调,河北区位优势独特,海运条件便利,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河北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和支持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河北省出台系列政策,整合资源“一盘棋”布局港口功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陆海联动、产城融合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聚力打造向海图强增长极。

“一盘棋”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河北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积极培育航线网络,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上稳煤、优矿、拓箱、增油气,生产上推动绿色化、智慧化发展,运输上降成本、提质效、优服务、保安全,加快港口转型升级。

在这一现代化港群体系中,唐山港发挥综合性深水大港和自贸试验区政策赋能等多重优势,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枢纽和综合贸易大港;黄骅港重点建设国际贸易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秦皇岛港作为全国主要煤炭装船港,在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此前的“一群港”,整合后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港口群”功能持续优化完善。

资源整合后,河北港口集团的整体实力、投资能力和优化港口功能布局能力明显增强。目前,集团拥有生产性泊位142个,成为全国重要铁矿石接卸港、环渤海地区重要集装箱枢纽港。2024年,集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42亿吨,同比增长6%,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集团中排名第三位;实现利润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10.46%。

扩大“朋友圈”,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蛇年正月初二,河北港口集团合德海运美西快线迎来新春第一个班次,执航船舶“合德大西洋”轮满舱满载从上海港扬帆起航,驶往美国洛杉矶港。

同年11月,合德海运在黄骅港成功开通我国北方第一条以快航模式运营至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打通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至美国西海岸的最快海运通道,为数百家中美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合德海运公司运力水平在全球10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中位居第26位。

目前,河北全省集装箱航线达到67条,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直接通达日韩、东南亚、俄罗斯远东、美西等主要港口。

作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黄骅港一艘5万吨级的运煤船,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装卸货,全流程无需人工操作。依托智能化打造全流程抑尘系统,黄骅港已看不到煤尘飞舞,煤污水也实现循环利用。

秦皇岛港获评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全国首个煤炭码头零碳试点项目在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码头启动,黄骅港成为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全国首家作业现场全面无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河北推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赋能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全省港口加快智慧化改造,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绿色方式集疏港比例达90%以上。

降本增效,优化港口营商环境。2月6日,在石家庄海关所属京唐港海关监管下,一批重量为19.23万吨的进口铁矿石,按照进口铁矿依风险等级差异化检验模式快速通关。这批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的进口铁矿石,根据风险等级评定属于中低风险层级,卸货时经一次查验合格后便可直接提离,通关时间节约50%。

推动港口服务降本增效,河北积极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与自贸区、保税区联动发展,推动港口、海关、海事等数据共享共用,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先放后检”等作业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全面发展“航道上的京津冀”。作为京津冀重要出海口,河北沿海港口深化与天津港分工合作,以“航道上的京津冀”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目前,河北港口与天津港合作集装箱航线已达11条。“我们与天津港推进生产互谋、活动共办、人才互派、航线对开、航道共保等,共同推动渤海湾深水航路建设,加快打造津冀世界级港口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河北港口集团负责人说。

地处渤海湾穹顶处的黄骅港,是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出海口之一。2023年9月,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设立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将港口口岸的申报、订舱、查验、检验检疫等功能前置,为雄安新区当地及周边企业开展进出口货物通关业务和在黄骅港扩大进出口,提供全程多式联运物流服务。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2025年春节期间,黄骅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双列连发”,满载着来自天津、山东、河北的汽车配件、轴承、办公用品等货物,行程4000多公里抵达中亚重要枢纽城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河北加强陆海联动、多式联运,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黄骅港驶出,经石家庄国际陆港中转集结后,直接发往欧洲;从保定发出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直达秦皇岛港后“集装箱不落地”,直装货轮运往韩国;来自韩国仁川装有汽车、日用品的集装箱自秦皇岛港进境,经铁路运输至新疆霍尔果斯出境……在河北,“立足京津冀、面向东北亚、联通全世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网络新通道正在加快构建。

保障能源原材料供应链安全。我国煤炭产区主要在北部、西部地区,消费集中在东部、南部地区,煤炭需长距离调配运输。河北省内有大秦、朔黄、蒙冀三条主要煤运通道,经河北港口下水中转,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工业粮食”。

“现在正是春季电煤保供重要时期,我们全力保障煤炭运输安全高效。仅我所在的部门,每天就有20万吨煤炭装船。”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部技术设备科副科长韩士红说。

2023年12月,河北港口集团携手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等环渤海6个专业化煤炭港口企业,组建环渤海煤炭保通保畅港口联盟,建立一体化协作机制,对出现的区域性、时段性、结构性供应紧张情况,做到及时统计、重点监控、优先靠泊、高效作业,实现精准供应、快速供应,保障重点物资高效通行,确保国家能源运输安全。

港产城融合互促激发新动能

做强优势,以港聚产。2月,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沧州华宇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电子特气项目正在试生产。“电子特种气体被称为‘芯片血液’,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的薄膜沉积等环节,是晶圆生产中的关键材料。”公司总经理徐立勇说。

依托港口优势,河北省推动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加速向沿海临港布局,培育海水淡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新的增长点,形成一批产业聚集区。唐山市沿海片区钢铁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近1/2,沧州市沿海片区绿色化工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近一半。秦皇岛汽车轮毂进出口集散基地等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突出特色,以产兴城。海鸥掠过头顶,浪花拍打衣衫,万吨巨轮迎面驶来……走进曹妃甸城市馆序厅,裸眼3D宣传片《蓝色梦想》循环播放,向游客展示一座年轻城市的成长与变迁。

“曹妃甸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正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域统筹布局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加速提高港口能级、提升港城品位、繁荣港城经济。”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志新说。

依港而建的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十分活跃,推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靠着唐山港京唐港区和2000万吨钢铁、700余万吨焦炭、30余万吨焦油等产能资源,我们形成了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绿色化工三大临港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经略腹地,以城促港。唐山港跃居全球沿海吞吐量第二大港,与唐山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作为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沿海城市,唐山市资源禀赋突出,钢铁、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工业基础雄厚,为唐山港吞吐量持续攀升提供了最直接的腹地支撑。

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2024年海港区谋划实施总投资超过160亿元的港口配建项目,支持唐山港京唐港区扩能升级。其中,唐曹铁路东延及配套物流工程将打通京唐港向西北地区辐射通道,推动京唐港吞吐货物运输低碳转型,配套建设的仓储物流园区,将进一步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形成集仓储、保税、贸易、金融、信息、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面朝渤海,心向远洋。河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河北将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沿海经济,打造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增长极。

(记者:李凤双 闫起磊 白林 杨帆)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瞭望》2025年第11期 )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