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一场名为“青春漠漠搭”的创意实践正悄然重塑着人们对沙漠的想象。
一个巧妙的“搭”字,将资源、创意、人群与消费场景深度链接,让价值成倍增加。一个“搭”字不仅搭起了产业链,还辐射了周边经济发展。
“青春漠漠搭”将“帐篷”与“市集”两大活力业态巧妙链接,不仅为古老沙海注入青春律动,更“搭”起一个蓬勃生长的沙漠经济新舞台。
■“青春漠漠搭”这个IP很燃很青春
伴随太阳升起,在腾格里沙漠里喝上一杯香气浓浓的手冲咖啡,在惬意中开启新的一天。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只有骆驼队,没有咖啡。而现在,这里连咖啡豆都有多种风味可选。
待咖啡唤起活力,再来一场热血沸腾的“沙漠越野”,在连绵起伏的沙丘间尽情纵横。
夜幕垂落,热浪退却后的沙漠,星星悄然升起,“追星猎人”开始向人们讲述有关星空的奥秘。
“沙漠咖啡师”“沙漠越野车驾驶员”“沙漠追星猎人”,只是沙漠新职业的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在腾格里沙漠间兴起。
当前,宁夏各地的特色农作物迎来采收旺季。在中宁县喊叫水乡,4000亩的南瓜正在紧张采摘之中。
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的隆德县,立足气候优势,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目前,7000亩拱棚辣椒迎来了采收旺季。
近年来,宁夏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目前,在新疆水稻种植基地之一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水稻正处于抽穗生长的关键时期。位于该县的纳达齐牛录乡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在稻田中种植各种彩色水稻,形成独特的稻田画景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2015年起,纳达齐牛录乡探索农田旅游化转型,引进黑、紫、粉、白等彩稻品种,打造艺术农业景观。今年,景区设计了4幅稻田立体画新作,分别为“虾蟹共舞”“哪吒闹海”“丰收中国”和“义薄云天”。目前,稻田画所在旅游区日均接待游客约2000人次,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记者:张宋红、马丽娟、唐紫宸、张泽钰、卢鹰、周生斌
配音:韩文浩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