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省直辖市 > 山东 > 正文
乘风向海立潮头——山东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来源:新华网 2025-07-16 05:16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运营;“琅琊”海洋大模型实现温度、盐度等海洋要素高精度预报;1至5月,全省201个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0.8亿元……今年以来,山东的“海洋成绩单”分外令人瞩目。

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依海而生的山东,聚焦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有序推进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等重点领域,努力绘就“海上山东”新蓝图。

 

 
 
 
 
 

印有多国语言的数十种鳕鱼食品陈列于排排冰柜,条条鳕鱼经过分拣、清洗、切割、调味等工序后成为速食产品准备出口,在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条鳕鱼的故事”成为公司近年做优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缩影。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山东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7个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海洋局局长王仁堂说,近年来,锚定高端化、高效化、绿色化布局,运用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山东海洋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跃升。

  山东省荣成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厂区生产场景(2025年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作为渔业生产的直接载体,远洋捕捞船是我国向海洋要食物、要蛋白的重要保障。在这一领域,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建造是打开海洋“蛋白质仓库”的重要密码。

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近看岸上,在山东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展厅,盐、啤酒等琳琅满目的海水制品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从一缕海风到一捧海水,一场依靠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破解资源困局的变革正在渤海之滨悄然展开。

  构筑海洋科研“策源地”

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琅琊”海洋大模型1.0,目前已部署在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用于海洋要素的中短期高精度实时预报。

山东海洋科技资源丰富,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海洋领域全职驻鲁院士22人。

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说,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大科学计划,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海洋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工人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船集团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2025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高福一表示,山东发展优势在海洋,潜力也在海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山东将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主力军作用,努力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在青岛港件杂货全流程自动化码头,满载纸浆的货轮开舱片刻,舱内货物的3D模型便跃然屏幕之上;工人们远程操作智能导引运输车,将船上纸浆运抵仓库,整个过程码头上鲜有人影,更不见黑烟。

作为国内沿海港口群优化整合的“排头兵”,山东拥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大沿海港口集团、21个港区,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2025年5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依托山东港口群加速一体化整合,山东正构建起“航线+班列+内陆港”的全流程服务网络,国际物流大通道愈加畅通。对内,连着全国近百个产业集群;对外,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

以产业协同为纽带,“港产城”融合项目在山东加速集聚。

“依托临港的区位优势和日照港日益成熟的运输网络,产业园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有几百万吨热轧卷板在此‘变身’为高端板材,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照市昱岚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说。

目前,山东省沿海港口已形成集装箱、油品、矿石等多个客货运输体系,以疏港公路、疏港铁路等方式形成立体化的集疏运体系。2024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74亿吨,同比增长5.1%。

 

  视频记者:王欢

  统筹:刘羊旸、陈朔、孟洁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8809175968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