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上,松林间白雪皑皑,静谧的山林深处只能听到咯吱咯吱的脚步声。脚步声来自白海云,他背着馍馍和水壶,深一脚浅一脚地钻入山林,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布设红外相机拍摄记录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巡查私搭乱建、非法捕猎等违法行为……冬日寒风刺骨,夏日泥泞难行,白海云坚持每周巡护负责片区两到三次。哪片林子越来越葱郁,哪座山越来越绿,他心里都有一笔明白账,“看着山林变绿,听着声声鸟鸣,感受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再苦再累也值得。”
管理局资源保护部工作人员童彦青介绍,2019年8月起,管理局开始利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连续五年拍摄到雪豹的活动影像——2020年首次拍摄到雪豹在雪山散步,2021年记录到雪豹一家三口晒太阳、跨山丘、追逐跑的“幸福”生活,2024年近距离拍摄到雪豹在积雪中“磨脚脚”的萌态……“保护区连续多次观察到雪豹,说明保护区生态健康、物种丰富、能够满足雪豹的生存需求,更见证了保护成效。”童彦青说。
这是布设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于2024年拍摄到的雪豹在山峦间行走画面。(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如今,除了15名管护员分班组对10.79万公顷的保护区进行实地巡护,管理局建设的监测塔也已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动物种群变化、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未来,我们将加快建设保护区一体化信息平台,减轻人力负担,推动保护区智能化管理。”管理局副局长于志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