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0时3分,随着一班客运列车飞驰而过,两个小时的作业“天窗点”开始计时。在一声令下后,一群头戴夜灯的桥隧工全部上道,开始对沙塘川铁路大桥进行全身“体检”。
“夜间作业,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00后”养路工朱明琛一边大声提示身边工友,一边掀开桥面检查盖板。他猫着腰从检查梯下到狭窄的桥梁墩台,挂好安全绳,手持检查锤,自下而上,一寸一寸敲击桥梁墩体,仔细观察桥梁墩体是否完好,并不时侧耳倾听敲击声。
“这座桥‘岁数大了’,在检修时要格外注意。这群小伙子虽然年轻,可干活却像老手,检查也很仔细。”年过五旬的老工人贾伟说。
检查、定位、复紧、整修,这是朱明琛和工友检查维修沙塘川铁路大桥的必修课。“刚上班时,我站在十多米高的桥墩台上双腿发抖,不敢往下看,心里特别害怕。后来在老师傅的帮助鼓励下,我利用休息时间,借助AR技术虚拟高空环境,找到了克服恐高心理的办法。”朱明琛说,“现在不仅不害怕,还想找个更高的桥挑战一下嘞。”
由于桥梁结构复杂,检查精细程度要求高。检查作业期间,朱明琛和工友们要爬上爬下。“相当于每天做20来个波比跳,瘦身效果杠杠的。”来自内蒙古的工人于海洋笑着说。
“明琛,仔细看看这些支承垫石,观察一下有没有裂纹,敲一敲,有没有空响或者掉块什么的。”比朱明琛早工作一年的马志鹏探着身子,冲正在进行支座检查的朱明琛喊道。支座检查的作业空间有限,只能一人进出,就算是身材偏瘦的朱明琛,也得侧着身子,才能检查到每一个支座。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凌晨2点整,朱明琛和工友顺利完成桥梁检修作业任务。冬天的夜里天气晴朗,月光照亮了工人们的回家路。“我第一次见到这座大桥,是在小时候去兰州的火车上,当时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朱明琛说,没想到,现在他成了这座桥的“护桥人”,“像是和小时候的自己来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