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水利 > 正文
万象“耕”新 春潮涌动沃野间
来源:新华网 2025-02-27 00:34
 
  

  科技育苗: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省思南县周寨村红薯育苗基地技术员王蓉说,“相比较来说,这个薯种更能适应我们本地的气候、土壤,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淀粉产量可提高20%以上。目前进行了育苗工作,准备了新薯种1500吨左右。”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南繁基地里,一片片用于制繁种的小麦、青稞陆续成熟,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查看小麦、青稞的长势、成熟度,为下一步的制繁种研究做准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试验站站长刘静每年都要来云南。“通过南北地理差异,能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好、抗性强,丰产性也很好的、综合性状都比较好的一些品种。”她说。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南繁基地里,一片片用于制繁种的小麦、青稞陆续成熟。新华社发

  设备升级:智慧农业提速

  苏垦农发云台分公司总经理陈宽兵说,“目前,我们云台农场耕地已实现无人机播种、施肥、撒药及巡田的全覆盖。在无人机的北斗终端中输入田块坐标边界,无人机就会自动规划航线,肥料喷洒重叠率误差小于5厘米。这样可以让小麦吸收更均匀,比普通农机喷洒的效果更好。”

  2月20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农场标准化农田,生产队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农用无人机北斗终端。 新华社发(陈天歌 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福库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才库说,“今天我们一共出了7台机子,一天作业量在40亩到60亩之间。”

  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大型拖拉机、甘蔗种植机同步作业。新华社发

  农技护航:精准服务到田

  雨水节气后,河南850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刘口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根据不同苗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方案。

  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根据不同苗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方案。新华社发

  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当地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派出16个技术指导组指导广大农户根据苗情和土壤情况选肥施肥,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当地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派出16个技术指导组指导广大农户根据苗情和土壤情况选肥施肥,确保小麦稳产高产。新华社发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田间地头科技“焕”新,人们追着春光赶农时,期待丰收好光景。

  2月18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一处麦田,农民驾驶农机开展田间管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勤利 摄)

编导:董琳娜

配音:胡函博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