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西北五省 > 宁夏 > 正文
景德镇白瓷,千年前就“穿越”到贺兰山深处
来源:新华网 2025-02-23 20:18
 

    “江西和宁夏距离这么远,近两千公里之外能有这样相似的产品,起因是什么?”初次看到苏峪口瓷窑址出土瓷器,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师张立非常震撼。

苏峪口瓷窑址在2017年考古调查时首次被发现,遗址范围约4万平方米。从2021年到2024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复旦大学正式开展发掘工作,目前已发掘2400平方米,揭露出包括六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并在窑场周围发现了开采瓷土、煤、石英、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秦大树说,遗址区的馒头窑、筒形匣钵、涩圈叠烧的装烧工艺,尤其是作为制瓷燃料的煤,都体现了西夏制瓷业受到北方先进窑业技术影响。“以煤为制瓷原料,在北方很多地区直到金代才开始推广,但苏峪口瓷窑址在北宋晚期就存在了,应该是受到了北方当时最先进的磁州窑和定窑的影响。”

  这是苏峪口瓷窑址出土的薄胎细白瓷,硬度高、通透性强,具有玻璃质感。新华社发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朱存世说,苏峪口本地出产的瓷土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无法烧制出通透细腻的白瓷,是当时的工匠创造性地在瓷土中添加了石英,提升了二氧化硅的比例,降低了三氧化二铝的比例,才烧制出了与湖田窑极为相似的产品。在最近一次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出煅烧石英的窑炉——烧制过的石英更易粉碎。

西夏的匠人,如何懂得这种技术?秦大树分析认为,北宋皇室和文人士大夫阶层青睐“极简风”,素面薄胎白瓷是当时流行的审美风尚,这也影响到了西夏王室。“宋和西夏经历过‘蜜月期’,在技术和文化上存在密切交流,我们推断,很大可能是北宋官方派遣了南方和北方的优秀工匠来到西夏,帮助他们生产这种细白瓷。”

此前,陶瓷考古界对西夏瓷的认知,停留在灵武窑发现的黑釉剔刻花瓷器上,而西夏陵、西夏佛塔等地出土的白瓷来源则一直未能弄清。考古调查研究发现,苏峪口瓷窑址比灵武窑存在时间更早,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这是此前灵武窑出土的西夏黑釉剔刻花瓷器。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作为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苏峪口瓷窑址实证了两宋时期多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未来的发掘工作,将持续完善这一拼图。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