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作为其中一个子项目入选。
隆德县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仪程官宣讲大赛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在9日举办的隆德县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仪程官宣讲大赛上,全县13个乡镇的春官们开展了一场大比拼。他们不仅要送祝福,还要进行医保政策、宪法解读、交通安全、冬季防火等主题宣讲。
舞台附近,还有隆德暖锅、油炸糕饼、罐罐茶等美食饮品免费发放给观众,隆德中药材、小杂粮、土蜂蜜、醋等农特产品也排放整齐供人选购。
成为一名“高人气”春官并不容易。“仪程官有时候是背词,但更多时候要即兴发挥。从零基础到能在人跟前讲,我花了五六年时间。”本次大赛的总仪程官、47岁的张金虎说。
当了40多年春官,翟士刚认为,春官要有深厚的古诗词与历史文化积淀。“一开始我就是背唐诗、看历史,一有灵感就把词写下来自己说。日积月累,我不用背台词也能根据主题说了。”翟士刚说,他如今能即兴发挥说上两个小时。
翟士刚(左)、张金虎(右)、李涵星(中)师徒三代人。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在此次宣讲大赛上,张金虎的爱徒、12岁的李涵星担任仪程童子,说春官词时气势十足,引得场下阵阵欢呼。“我是在学校的社火兴趣班开始学春官词的,有同学说得比我还好。我会一直坚持学下去,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仪程官。”李涵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