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名画名作 > 正文
新华走笔丨吴黎明:惜字亭随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5-01-24 16:29

  听老人们说,古时候人们烧有字的东西,不能随便烧,要拿到惜字亭边烧才没有罪过。家乡与桐城为邻,算是桐城派的边缘地带,因而保存有尊重文化、尊重文字的民风和传统。

  前不久我去天津图书馆调研,看到其收藏的100多年前的《大公报》,从创刊号开始每期都有。作为媒体人,我翻拍了几期样报,发给远在香港的《大公报》同仁,开玩笑说让其有机会来天津“寻根”。天津图书馆还有一支低调的古籍修复团队,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让古籍延长生命力的繁杂工作,我有幸见识了诸多独门“秘笈”。

  这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部分同事合影。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这是在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拍摄的一本等待修复的清代古籍,右侧摆放着已匹配好的补纸。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文字宛如人类文明的基石与羽翼,它既是文明诞生与传承的关键载体,记录着文明发展的脉络与智慧结晶,又凭借其传播力量助力文明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广泛交流融合,从而蓬勃发展、绵延不绝。

  在墨西哥特奥蒂瓦坎月亮金字塔,人们沐浴阳光。新华社发(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摄)

  在东方的华夏大地上,汉字从甲骨文的刻痕中走来,历经篆、隶、楷等书体的演变,从未间断地书写着中华文明的传奇,成为世界文字宝库中一颗不朽的明珠。从甲骨文的占卜祈愿,到金文在钟鼎上铭刻的家国大事,从竹简上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丝帛纸张间诗词歌赋的文采风流,文字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印证着从未断流的5000年中华文明。如今的你我,只要经过中学的文言文训练,就能读懂几千年前的书籍,就能与老子、孔子进行灵魂的对话,就能与李白、苏轼进行穿越唱和……

  文字对世界各地文明传承的意义与东方大同小异。在欧洲,古希腊史诗如《伊利亚特》《奥德赛》,凭借文字传颂着英雄的传奇、诸神的威严与人性的光辉,吟游诗人穿梭于城邦之间,用激昂的语调将故事口口相传,而后文字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定格,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活水。文艺复兴时期,文豪巨匠辈出,莎士比亚用文字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薄伽丘以文字描绘了人间百态,文字成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推动社会变革的有力武器,激发着人们对人性、自由和美的追求。印刷术传到欧洲之后,书籍得以大量刊印,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冲破了教会的禁锢,在欧洲大陆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这是在法国巴黎拍摄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的“椭圆大厅”。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当然,文字的传承也不乏令人痛心的例子。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曾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却因未能留下完整可解的文字体系,其文明的诸多细节和核心内涵在岁月中逐渐模糊、消散。当后世的研究者面对那些神秘的印章文字,虽竭力探寻,却依然难以完整地拼凑出这个古老文明的全貌,如同一场文化盛宴在历史的迷雾中悄然落幕,只留下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往后的印度也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仅存少量史料和充满了神话色彩的传说。当步入近代,印度的学者们企图构建完整的印度史时,才发现他们需要从一部中国的古书——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寻找佐证。

  最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中国国家版本馆参观。相对于偏僻乡野的惜字亭,国家版本馆展现出的赓续文脉的万丈豪情与历史使命感令人震撼。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是中华文明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信证,是文脉赓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古老甲骨上的刻痕,到宣纸上的墨韵书香,从一部部典籍到一幅幅书画,无不见证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它们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将华夏儿女紧紧相连。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世界是通的。惜字亭下的这条溪流流入皖河,汇入长江,最终与浩瀚的大洋相会,乃至与世界各地的水网相通。文字也一样,无论沧海桑田,世界各地对文字的珍视从未停息,只因它是我们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作者:吴黎明)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