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机械电子 > 正文
应用场景拓新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来源:新华网 2025-04-21 20:51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首次“人机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4月19日,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左三)在比赛中冲向终点。当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运动控制负责人郭宜颉说,“通过这次比赛,对人形机器人长距离稳定移动能力得到了一个验证。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我们会朝着全身操作去发展。除了能从点到点的移动,机器人也能够去在工厂或者康养、或者家庭场景里面去服务人类。”

4月19日,亦马当先队选手BoosterTI(前)在比赛中向观众挥手致意。当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今年以来,从春晚舞台到亚冬会赛场,从展会展台到车间一线,人形机器人“火”了起来。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的应用已经超过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取得了国内外防爆认证,在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生产等制造环节实现了规模应用。”

  3月22日,在位于江苏无锡的天奇股份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实训基地,工程师在调试人形机器人。新华社发(朱吉鹏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典型应用形态之一。

目前,全国多地围绕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布局在加速。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10余个地方政府已建立和筹备建立产业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我们通过部省协同推进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央地共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月27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出席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嘉宾和记者观看一款名为“Adam”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投资界,机器人公司热度也日益升温。据创业投资和新兴科技行业数据服务商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具身智能赛道的50多家企业获得超60亿元融资。

“我是乐聚‘夸父’机器人,我能打咏春拳。”——由乐聚通研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夸父”不仅出现在哈尔滨亚冬会火炬传递中,还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会场内来回摇铃提示大家开幕式即将开始。

创业9年来,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90后”研究员冷晓琨,一路见证国产人形机器人的成长。

  人形机器人“夸父”在生产车间作业。(受访者供图)

“不到三年的时间,国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经到了过百家了,这就是因为我们国内供应链成熟。而这种产业链的配套优势、配合优势,是除了中国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因为只有在中国是机器人产业链是最齐全的。其实得益于我们国家产业链的布局和一个政策的引导。”冷晓琨说。

据他介绍,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一季度的交付订单已达250台左右,这是之前定的今年上半年的指标。冷晓琨说,“现在我们的核心就是让机器人用起来,真正产生商业价值。现在我们在各地都在建这个训练场,都是在结合各地的产业。”

  人形机器人“夸父”在生产车间作业。(受访者供图)

分拣物料、搬运料箱、精密装配……只见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行多任务协同作业,酷炫的场景让智能制造有了更具象的表达。在宁波的极氪5G智慧工厂,优必选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已然“入职”汽车生产线。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说,“智能硬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大模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应用的突破。未来要把‘人工智能+’用到实处,真正把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核心载体,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技术,促进我们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实训”。新华网发(优必选供图)

当前,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加持之下,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迭代进化,已逐步拓展生产生活应用场景。

在上海一家汽车4S店,智元人形机器人“远征”正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这款具备自然语言交流、精准识别、智能讲解等多项能力的机器人,已成为店里的“实习销售”。

永达集团副总裁唐亮介绍,“我们从去年7月份跟智元开始了合作,我们会根据反馈及时更新。客户看到机器人都会觉得新奇,更愿意互动,这也增加了他们对车辆和机器人本身的兴趣。”

  在上海一家汽车4S店,智元人形机器人“远征”在为顾客介绍相关信息。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陪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导引讲解机器人等多款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通过技能表演和观众进行互动等形式,展示当下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

商汤科技市场经理王思明说,“我们这个机器人是一个棋类启蒙教学的机器人,它能下四种棋,能下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以及五子棋。除了能下以外,我们还配置了这四种棋的启蒙课程。”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棋类启蒙教学机器人在与孩子互动。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虽然仍在“实训”阶段,但解锁多元应用场景已渐行渐近。

2024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3亿元;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750亿元。

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场人机共舞才刚刚开始,它的舞步将关乎文明未来的律动。

  2月24日,在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成员何琦(左二)在调试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杜子璇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董琳娜

  记者:孙青、李海伟、龚雯、刘洋

  配音:胡函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