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AI火了。
今年AI“上大分”
第一个,出现在春晚现场。
第二个,源自国产大模型。
第三个,对准广袤的现实世界。
一个接一个AI应用,让这个春节在无数个“看!看!看!”的惊喜连连中度过。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中推文安利自己新鲜又好玩的“赛博年”。
“姐妹们快看!我在凯旋门前跳《最炫民族风》了!”大年初一,山东济南的王阿姨在家庭群里扔出一段视频:她身着红袄,带领一群AI数字分身在法国凯旋门起舞,背景音乐响彻戴高乐广场。真应了那句:用上AI,谁不是元宇宙的“原住民”?
1月30日,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之光文化广场科技馆,小朋友与身穿节日盛装的机器狗互动。新华社发(时宽兵 摄)
“赛博新年”的全民狂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今年,DeepSeek等大模型产品、各色各样的机器人,敲开了蛇年新春之门,也敲开了大众心门。截至2024年11月,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超15亿次,较去年增长约30倍。截至2024年12月,豆包通用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4万亿,较7个月前首发时增长33倍。截至2025年1月,百度文库AI功能月活用户突破9000万,同比增长230%。2月2日,DeepSeek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DeepSeek的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000万大关…………一根根陡峭的增长曲线中,我们看得见大模型的“真需求”。
这次回家,不少网友闯入的是一个“赛博home”:地上,转着扫地机器人。桌上,摆着随时响应你的“小度”。手机里,还有一键生成各种解决方案的App,应对春节期间各种燃眉之急。
AI落地,离不开这两把“刷子”:一是真场景,一是硬实力。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认为,AI普及的关键在于找到技术杠杆与民生痛点的支点。其中,对大众刚需场景的深刻洞察,模型能力精益求精的锤炼,二者缺一不可。AI技术的胜负手,不在实验室里的算力竞赛,而在普通人的每一次点击。越是前沿的技术,越要下沉到最普通的场景里去,让技术跨越地域与年龄的鸿沟,使少数人的“玩具”变成多数人的“工具”。
AI竞赛刚刚打响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想起2025的蛇年春节,他们会想起在家中、在庙会、在机场、在去往景点的路上,人们都在谈着、用着“一个叫AI的新鲜玩意儿”。大多数老人第一次从孩子口中得知“AI是什么”“AI能做什么”。而这只是新的开端。
但当AI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从“研”进入“用”,真正的竞赛才刚刚打响。“今天的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技术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但AI的实际渗透率已经不低,并将在2025年继续井喷。大模型赋能的AI原生应用将在各行各业各种场景迅速普及。”李彦宏做出判断。
AI之风扑面而来,正是我们解锁原创性创新、向科技之巅攀登的绝佳时机。
策划:万方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0px 2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text-indent:="" 2em;"="">主笔:王君璐、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