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题:电影衍生品蕴含的大生意
最近,多个售卖哪吒官方授权周边产品的线上平台被粉丝“挤爆”,商品迅速售罄。
2月15日,在北京西单大悦城的泡泡玛特门店内,哪吒系列手办的展示台上显示无现货。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摄
潮玩源头企业也因此火了一把。一家位于湖南省湘潭综保区的潮玩生产商,正针对一款哪吒印章款手办紧急安排调度,全力赶制订单。目前,该企业日产哪吒周边达40万个,预计市场规模可达4亿元。
电影周边五花八门
记者走访发现,电影上映以来,与之同步上线的联名盲盒开始大面积断货,许多线下门店均已售罄。北京一潮玩门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只能线上下单,预计发货时间已排到6月底。”
记者发现,《哪吒2》与多个品牌联动,包括泡泡玛特、万代、Fun Crazy、灵动创想等。粉丝们对二次元周边产品的热情高涨,这不仅是对电影角色的支持,也将电影IP的影响力从大银幕延伸到了日用快消、家居杂货等日常生活领域。
除年轻人热衷的盲盒、手办外,哪吒主题的儿童书籍和早教产品也受到家长青睐。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哪吒系列图书春节期间销量同比增长300%,早教玩具成为许多家庭的“新年礼物”。此外,电影典藏卡、系列徽章等也成为抢购对象,甚至连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联名的乾坤圈手镯,也被网友喊话复刻。据不完全统计,《哪吒2》上映首月,相关衍生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国产IP衍生品开发冷热不均
2023年,《流浪地球2》采用众筹模式开发衍生品,上线1分钟就达成10万元众筹目标;去年大火出圈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不久前与名创优品联合打造的主题店也掀起抢购热潮。
“国内影视行业长期以票房收入为主,较为单一。一旦票房不佳,影片就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缺乏主题乐园、衍生品等多元收入渠道来分摊风险。”一位资深影视业者表示。
2月15日,北京朝阳合生汇商场某潮玩店内景。受访者供图
“优质电影IP需具备三重竞争力:首先是过硬的内容品质,形成市场号召力与社会口碑;其次是强大的品牌辐射力,能触达核心粉丝与泛文化消费群体;最后是元素的可延展性,包括标志性角色形象、经典场景、声音符号等可视化资产。只有当这些要素形成共振,才能支撑起衍生品的市场转化能力。”司若说。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与传统文化、国潮元素相关的IP虽然备受追捧,但部分衍生品开发却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硬贴”在产品上,有的甚至偏离其文化内核。由于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这些产品难以真正吸引消费者。
随着《哪吒2》等重量级IP的火爆,观众展现出为电影之外内容买单的强烈意愿。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衍生品更是品牌拓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出周边产品,可以丰富IP内涵,构建可持续的电影生态。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中国影视IP周边产品的表现呈现出逐步提升态势,不过整体而言,我国与海外影视IP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影视衍生品收入占比不到10%,90%以上的收入仍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而美国和日本电影票房收入与电影衍生品产值相比约为4∶6至3∶7。
国产影视IP应如何拓展其生命力,提升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力?
张毅认为,在影视IP产业发展过程中,整合能力极为关键,要融合资本、创作、IP形象塑造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促进产业协同。标准化不容忽视,在IP开发和衍生品产销全程实施标准化,可保障品质、维护IP价值,规范产业流程。
《哪吒2》衍生品市场的火爆,为国产影视IP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司若表示,其开发策略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授权品类逐步向生活场景渗透,二是产品线开始构建梯度化价格体系。这种多维度开发模式为后续电影IP商业化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参与报道:丁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