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运1月14日拉开大幕。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
针对社会关切的诸多问题,新华社24日推出第十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路网管理处处长花蕾,围绕今年春运期间如何让百姓走得好、走得畅进行深入探讨。
人潮涌动,今年春运或将创历史纪录
2025年1月14日,在成都东站,乘客依次通过检票口乘车。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千里之外的山东潍坊,汽车客运站中的乘客陆续登上返乡大巴。数据显示,潍坊春运首日共投放线路班车928辆次,客运包车155辆次;道路运输发送旅客16161人次,较去年增长1.6%。
“从出行规模上来看,总量是创历史纪录的,相应的出行构成上,比如民航、铁路,包括自驾出行的公路,都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创历史纪录。”王绣春在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时说。
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民航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广州花城广场的春节灯会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年味地标;天津的邮轮旅游市场开启新一轮出游热潮;南京计划推出超500个文旅活动吸引举家出游……不少城市积极谋划、提前部署,在春运期间推出适合家庭出行的旅游项目。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在第十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运适逢哈尔滨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届时冰雪经济和假日经济相结合,会拉动一波航空流量。”她说。
“今年多地有冰雪游、民俗游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一些热门旅游城市以及一些线路会有比较大的压力。”王绣春表示,不管是旅游还是回家,越来越快的出行速度,让春运工作服务保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用心服务,确保90亿人次出行顺畅
铁路是中长途旅客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围绕过去春运中的一些痛点难点,朱文忠用四个“畅”字展示了铁路的改进:
——中转畅。全国铁路目前已经有120个中转便捷换乘车站,将进一步补强导向标识、引导指引,同时改进部分双向闸机设施,方便旅客进一步快速换乘。
——信息畅。根据实际需要实时通过12306客户端、微信、支付宝、12306短信等途径向旅客推送到达城市车站的地铁、公交等有关信息,给旅客提供更好的换乘指引。
春运首日,不少旅客拉着行李箱来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城市的窗口,如何让旅客在机场就能对一个城市留下美好印象?
商可佳在访谈中表示,今年春运期间,民航系统在服务方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坚持服务运行一体化,要求航空公司和机场做好航班变动信息的告知,做好客票退改签的服务,提升客服电话的接听率。同时,继续做好重点群体的保障,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和外籍来华人员、首乘旅客等群体,持续提升航空出行便利和服务水平。
2025年1月2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技术人员在京藏高速百葛服务区调试“汽车充电宝”。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春运期间,出行人数更多、车流量更密集,如何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缓解车主的“里程焦虑”,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路网管理处处长花蕾在第十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综合运输服务上,我们加强做好城市和城际间运输服务,包括信息共享、路线衔接等,协调好旅客出行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王绣春说。
全力以赴,让春运路更加平安便捷温馨
这是第十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录制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花蕾在访谈中说,针对春运期间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和气象部门合作,做好气象研判分析,做好应急力量预置和铲冰除雪物资储备。
“春运服务保障工作,摆在第一位的是安全。”王绣春介绍,交通运输部在春运开始前就已经全覆盖式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全面开展摸排,确保整个春运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年1月19日,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塔台,民航海南空管分局塔台管制员指挥民航客机在该机场起降。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对于航空公司,要求盯紧飞行、运控、机务维修等关键岗位,加强人员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空管运行单位,要求加强协同联动,高度关注运行条件和飞行程序的变化,加强信息监测、系统监测,防范发生各类衍生风险。
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东动车所,工作人员对动车组车底进行检查维修。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春运关系着亿万家庭新春团圆,平安出行、顺利出行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参加访谈的各位人士表示,希望通过全体交通人的努力和付出,让所有人的春运路都能平安、便捷、温馨。
文字记者:叶昊鸣、樊曦、黄垚
统筹:杜宇、戚文娟、王洁、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