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加速释放强劲动能——透视我国智能经济发展新趋势
来源:新华网 2025-09-12 09:32

“飞行汽车”从科幻走向现实、人形机器人上演精彩的足球和拳击比赛、残障人士戴上机械“灵动手”弹奏钢琴……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未来世界仿佛就在眼前。

记者在本届智博会上了解到,各类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迭代演进,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全链条,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智能经济成了国际合作和中外与会人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

 

 
 
 
 
 

  加速创新融合,孕育未来产业新图景

在本届智博会长安汽车展区,展台中央的“飞行汽车”长安“EH216-S”,被参观者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排队进入驾驶舱体验。

  2025年9月5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观众在长安汽车展区参观、体验“飞行汽车”。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这是人工智能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缩影。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未来产业图景正加速展开。

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载歌载舞;长安、赛力斯、比亚迪、特斯拉、丰田等品牌的新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琳琅满目;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航空物探、森林防火、管道巡线、应急通信领域……

  2025年9月7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款机器狗在展示技能。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区域经理刘成贤说,公司去年发布的C30机型运载无人机最高飞行高度500米、最大载重50公斤,今年8月发布的C100机型已将这两项指标分别大幅提升至1500米、100公斤。

“智能产业基础日益坚实,智能产品蓬勃发展,赋能应用更加深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我国已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63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以及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我国人工智能已迈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新阶段,智能时代所带来的产业变革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

 从“能用”迈向“好用”,助力打造高品质智能生活

床头的智能台灯自动调整光线和闹钟将人温柔唤醒。一声令下,全屋亮起灯光,智能梳妆镜显示当日天气,厨房冰箱根据库存推荐了早餐食谱,一旁的烤箱同步开始预热……

“家里智能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聪明’了。”到智博会参观的重庆市民徐煦说,从几年前入手的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到这两年购买的智能橱柜、门锁,如今他正在考虑为新房进行一次全屋智能定制。

本届智博会上,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医疗、社保、教育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加速推进应用——

一步、两步、三步……广州视鹏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前的空地上,双腿瘫痪十余年的吴先生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缓慢向前迈步。

本届智博会上,还有更多充满暖意的画面——

从城市到乡村、从青少年到银发族,人工智能的触角无远弗届,在生活的涓涓细流中找到了价值落点。

一座巨大的莫比乌斯环雕塑,矗立在智博会主会场外,象征高速畅通的“智能道路”图形上,印有全球知名智能企业和各类智能元素字样……

本届智博会,主宾国新加坡携12家企业参展,集中展出智慧城市治理平台、脑电波(EEG)头环、AI驱动乳腺超声系统等一系列创新成果,通过现场路演、产业对接等活动寻求合作机遇。

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右手残疾的工作人员在佩戴了BrainCo智能仿生手后摘取眼镜。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人气爆棚的智博会会场彰显出中国“智能引力”:汇聚全球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6场国际赛事吸引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超2万名中外选手竞技。

  这是2025年9月5日在重庆拍摄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开放的中国,持续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

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等合作组织,通过强化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合作,推动形成全球治理共识。

打开App就能巡检水质、使用无人机精准投喂饲料……在柬埔寨南部茶胶省,依托中国实施的智慧农场一体化发展计划,当地农户培育的罗氏沼虾苗种成活率和质量大幅提高,每公顷土地年收入从约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以上。

2025年5月22日,在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500千伏线路现场,工作人员操作搭载了地线断股带电修补机器人的大疆无人机起飞,对线路进行修复。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萨尔瓦多驻华大使路易斯·洛佩斯在参观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后表示:“人工智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智博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分享和了解的机会,让我们能一起构建合作共赢的未来。”

  视频记者:于晓苏 沙青 赵小帅

  统筹:储兴华、王乃水、马晶、肖磊涛、邱世杰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8809175968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