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灾后恢复 确保如期开学
今年暑期,河北、甘肃多地遭遇暴雨及洪涝灾害,部分校园被淹。经过清淤消杀、维修校舍、水电检修……近期,各地学校如期开学。
临近中午,在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食堂里,午餐已经准备好。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前来用餐。六年级一班学生马梦涵说,“灾情过后,能顺利回到校园,我和同学们都很开心。”
7月末,河北承德市兴隆县遭遇强降雨,六道河镇的4所学校均受山洪影响。六道河小学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学校之一,当时校园积水约2米深,淤泥覆盖整个操场达4000平方米,校园设施、教学设备、生活物资等均受到损毁。经过武警官兵、教师、家长、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如今琅琅读书声,再一次回荡在这所经历过洪灾侵袭的校园。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副校长赵继凤表示,历经二十多天的昼夜赶工,学校新添置了100套课桌椅以及多媒体打印机等教学设备,更换了100套床垫和床板,对四面围墙进行了修葺,对墙体进行了粉刷,在8月25日如期开了学。
开学后,为全方位筑牢学生安全防线,学校重点落实了多项保障举措。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于胜男告诉记者,学校在新学期重点实施安全预警,通过家长群及时发布当日的天气情况及安全提示,确保家校联动。在雨天住宿保障方面,学校临时调整住宿安排,组织走校生与住校生两两同住,妥善解决走校生雨天往返的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安全住宿。
加强检查监管 护航校园安全
临近9月,大批学生即将回归校园,做好食品、消防、交通等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教体局办公室主任刘华表示,开学在即,开封市禹王台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校园开展“拉网式”排查,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消防、校舍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检修工作,及时摸清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
校园餐的安全是社会普遍关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各地正深化中小学“校园餐”整治。
在河南省鹤壁市,当地围绕食材采购、餐饮服务、选餐形式、监督机制等关键环节综合施策,创新推行中小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模式。目前,首批试点学校已经为到校参加军训的同学提供营养美味的“自助餐”。
据介绍,鹤壁市高中、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鹤壁市第一中学这3所试点学校已实现餐饮数字化管理,每日食品采购数据均实时上传至“鹤壁市学校食堂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供应商遴选、订单处理、物流配送、质量验收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和透明化管理,从源头保障食材新鲜度和价格优势。
“我们最看重两点,一是食品安全,每天做好留样检测,确保同学吃得放心。二是营养搭配,还配备了解暑的绿豆汤、红糖水。”河南省鹤壁市高中厨师长李亚斌说。
河南省鹤壁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冯华山表示,新的学期,学校食堂变身成了“自助餐厅”,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负责采购、做饭、管理,让同学们吃好吃饱、家长安心放心。
开展教学准备 助力全面发展
新学期,不仅是学生们的新起点,老师们也将开展新一阶段教学工作。“开学第一课”怎样上、开学后的每一课怎样教,学校和老师做足了“功课”。
在吉林长春南湖实验中学,老师们不仅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还特别设计了“梦想邮筒”,将开学日的仪式感“拉满”。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2025级年级主任李晶告诉记者,每个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都精心设计了“开学第一课”以及适应性训练方面的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初中的学习习惯,争取让孩子们快速地来适应初中生活。“我们年级还提前给学生准备了一张明信片,主题是写给三年后的自己,来作为三年之后的一个伏笔。”李晶表示。
长春南湖实验中学的新校区里,宽敞明亮的教室、焕然一新的体育场、摆满新书的图书馆都让同学们感到兴奋。学生刘芊羽说,“看到这样宽敞的操场,我的目标当然是在体育赛场上把体育成绩再进步几秒。”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历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公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新学期,多地出台新学期新举措,切实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与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河南省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校长李敏在采访中表示,新学期,开封市五一路第二小学从四方面精心筹备:课程融入前沿科技元素;强化体育课时,升级“阳光大课间”,新增花样跳绳、传统体育项目;课后服务拓展素质活动,推出含有阅读、艺术、科创等领域的“个性化菜单”;联合属地严查食堂,覆盖食材采购、操作规范等环节。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小学学生潘岳林说,“马上就要开学了,学校有我最喜欢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编程的课程,我对新的学期充满了期待。”
新学期,梦想启动!同学们正满怀憧憬站在新起点上,向着崭新的学习生活出发。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作者:邹尚伯、姜亮、司晓帅
邵美琦、李桂东、王正一、霍丹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