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补贴”撬动“大市场”!自1月20日起,手机等数码产品国补政策在各地陆续落地,全国消费市场迎来一波“换机热”。政策实施首月叠加春节消费旺季,推动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一组数据印证消费市场火热:
天猫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整体成交额环比大涨,其中手机增长超41%,平板品类超72%,智能手表(手环)超60%;
记者走访中,多家手机门店店员表示,政策落地后,参与国补的产品销量增长明显,“大部分消费者目标明确,进店直奔参加补贴的产品”“消费者对‘支付立减’的透明规则比较认可”。
顾客在成都招商花园城小米之家店购物。新华社记者李倩薇 摄
政策启动恰逢春节前夕,不少消费者对数码产品也“辞旧迎新”,手机成为馈赠或自用的潮流“电子年货”,进一步推高销量。
此次手机国补政策覆盖6000元以下机型,补贴比例达15%(最高500元),无论是追求性价比,还是择优选购中高端机型,购新补贴都能派上用场。同时,为接住国补“流量”,市场上部分品牌通过下调价格、叠加优惠等方式,推动更多机型进入国补范围,让消费者进一步丰富选择、得到实惠。
消费激活制造需求,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相关产品销量提升,将对制造端产生正向刺激,激活上下游产业链,助推产业链上企业加速成长、成熟。同时,瞄准用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也将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广西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洁莲说。
“从长远视角来看,在确保国补政策持续激发市场热度的同时,引领消费升级、加速产品创新迭代,形成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引领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王吉平说。
受访业内人士说:“国补不仅是消费的‘强心针’,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这需要企业以技术创新破局,也需要政府以精准政策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