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展厅地面上的时间轴前进,好似时光倒流,观众走进了“张家界故事”。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张家界原名“大庸”,曾是古庸国所在地,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博物馆内万余件藏品,无声诉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
出土文物展厅
“我们一方面努力往历史纵深进行挖掘,另一方面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除夕值守在岗的张家界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夏欢说。春节期间,聚居在张家界市的土家族、白族、苗族等的年俗、习俗、风俗在馆内都有相关的陈列和展示。
“百年记忆”展厅的革命先烈事迹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游园会上“寻年味”。张家界位于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着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5.25万,占总人口的77.19%,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不仅是张家界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年初三游园会
景区里的人文演出也是叫好又叫座,“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演出”,已经成为了张家界旅游的常态。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就在天门山下上演,剧情来源于民间神话故事,借助峡谷山水景观,将音乐、舞蹈、歌曲、魔术等融为一体,为观众献上一场气势恢宏、奇幻绚丽等艺术盛宴。
张家界七十二奇楼里的表演《奇楼掌灯》
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出入境航班同比增加15%左右。春节期间多个“土家年”迎新春、过春节活动,让来自韩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国际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年味儿”,“国际张”用春节文化实力圈粉。
比如在新开发的七星山景区,“飞拉达”攀岩项目因为“重度惊险”而火出圈——在落差1480米的崖壁之间,攀爬长达百米的悬空天梯,攀岩者四周是险峻的悬崖,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玩的就是心跳”让这个“勇敢者的游戏”爆红网络。再比如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云天渡”、天门山玻璃栈道,都是用高清透明玻璃架于悬崖峭壁之间,让人们在震撼刺激之余,享受凌空前进、踏云而行的乐趣。
景区里的标语标牌,是人为制造“打卡点”的常见手法。张家界景区里没有用“我在xxx很想你”之类的套话,而是根据景点特色用心拟了标语,俏皮诙谐又励志,就像同行的朋友在给登山者打气。围栏上悬挂着民歌、民谣和传说故事,让人歇脚的时候还能念上一段、唱上两句。道旁植物上也挂着醒目的科普标牌,行走在植物资源丰沛的山间,就像走进了一座植物博物馆。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在张家界,亿万年来,地质运动形成的山、水、洞、峡奇观是大自然的恩赐;千百年来,各个民族的群众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共同的精神家园。张家界 在自然风光的“硬实力”基础上,通过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软实力”,使用契合时代发展的运营模式“巧实力”,让游玩的纬度更立体多元,游学的体悟更丰富绵长,让游客从河山胜景中看到了“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