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晴在发布会上介绍,为深入践行“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武汉市曾于2016年和2018年成功举办两届“大河对话”,吸引了全球各界嘉宾来汉开展高层对话与合作交流。本届对话将聚焦水安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官员、文博单位和企业代表与会。
姚晴表示,举办“大河对话”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务实之举,也是彰显武汉特色的重要平台。武汉因水而兴、拥江发展,“大河”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印记。举办“大河对话”,既助力武汉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又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为提升城市能级、打造长江文化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武汉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社科联主席吴天勇介绍,与往届相比,本届对话主题更具时代性和现实关切,国际参与度更高,得到国际机构大力支持,邀请众多国际专家参会。跨学科交融更深入,汇聚多领域专家,围绕前沿议题开展跨学科碰撞。同时,本届对话将充分展示武汉城市形象,提升文化传播能级与国际影响力。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董实忠介绍,经过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意见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沟通协商,本届“大河对话”聚焦主题设置了主旨报告环节、两个平行论坛和一个高级别圆桌会议,旨在通过跨领域对话,探讨跨国合作机制、技术创新和政策协同,为全球水治理和韧性社会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新华社湖北分社副社长汪鹏表示,新华社将充分发挥全球传播、媒体型智库、智库型媒体等独特优势,在活动期间将全球首发一份关于新时代长江治理的高端智库报告,为世界大河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智慧。此外,还将邀请外国媒体记者来汉,搭建新闻中心,推出多语种宣传片等融媒体产品,举办“新时代长江之歌”新华社新闻摄影图片展以及推出新书《大江行》等活动。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兴元介绍了武汉在长江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近年来,武汉不断加强长江文化遗产保护,挖掘长江文化当代价值,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文旅IP,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将“大河对话”打造成长江文化传播重要平台。
据悉,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以“水”为媒、流域共话,深入开展对话与务实合作,旨在搭建一个包容性国际对话平台,促进长江和全球大河流域的文化交流、文明交融,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