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省直辖市 > 黑龙江 > 正文
守河测水护安澜 探访中国最北水文站
来源:新华网 2025-03-23 11:36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上游水文水资源中心洛古河水文站全貌(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内,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调试设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水文站工作人员张建刚、马振国(右)在洛古河源字广场合影。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采集水样。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准备观测。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与张建刚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左)与张建刚在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给设备加油。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1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右)和张建刚在进行观测作业。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进入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在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工作人员马振国在观测水位。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拿着设备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3月20日,工作人员马振国前往洛古河水文站水质监测断面作业区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这是3月20日拍摄的洛古河水文站。

  洛古河水文站成立于1987年,是国家基本水文站、重要的国际河流控制站。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这里融入黑龙江。虽已入春,这里的气温仍处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凛冽寒风下,村内人影稀疏,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按时来到冰封的黑龙江冰面上采集水位、流量、泥沙、水温、降水、水质数据,守护界河安澜,保障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3359170111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