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当夜幕降临,珠水之畔,广州塔亮起灯光,千架无人机升空拼出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造型——再过200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拉开帷幕。
当前,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运动会的筹办工作正积极稳步推进,开幕式进入关键转化阶段,场馆的改造和建设基本完成,测试赛陆续开展,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宴正在路上。
主创团队正精心谋划、聚力攻关,以创意引领,通过科技、艺术赋能,全力以赴打造这场湾区特色、岭南风格的开幕式。
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介绍,当前开幕式团队正全力实现从艺术构想到技术落地的关键转化。
总监制刘伟强表示,要拿出大湾区“够胆做、做到足”的精神,用岭南文化中的务实和工匠精神,融合粤港澳三地文化,打造一场“有传统又有潮味”的盛会。
场馆突出绿色与科技
场馆不仅更耐看,而且更加绿色低碳。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外景图
在承办开幕式和最多项目的广州,23个竞赛场馆已于今年3月底全部实体完工,实现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改造后的场馆除了满足竞赛需求,还融入绿色低碳、智慧科技、无障碍、全龄友好等理念。
在各个举办城市,测试赛也已经相继展开。
香港和澳门也准备好进行冲刺。香港特区政府全运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表示,香港赛区将举办的8个竞赛项目当中,已有6个项目完成测试赛。而澳门赛区将在5月至6月为每个项目安排运行测试,以全面检视赛事运行的各个环节。
十五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会,更是粤港澳三地联通的加速器。
深港两地打通粤港赛事衔接机制,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防控机制,实现人、车、物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为未来跨境体育赛事的通关查验和管控模式提供了借鉴。
当前,粤港澳三地持续强化对接沟通,充分运用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四个层级,搭建起运行成熟、运作高效的联络平台。
如何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持续享受到十五运办赛带来的红利?十五运会在筹办的过程中,就把这个问题纳入重要考量。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蔡胜介绍,广州正大力推动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打造精致街区标杆;推动场馆内外空间、品质、要素一体化,打造全民共享的高品质精致赛区、精致街区。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介绍,广州将以焕然一新的天河体育中心、天河路商圈为核心区,打造“全民全运嘉年华·商都商圈共欢腾”的消费大场景,释放消费潜力,让城市“动起来”、经济“活起来”、百姓“乐起来”。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200天后,让我们在珠江之畔,一水同舟、湾区携手,共赴一场属于全民的体育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