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二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时,同当地村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了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
总书记点头肯定。他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三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总书记在“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展板前久久驻足。展板上写着:“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
四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锦州市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在看到焦裕禄提出的“干部十不准”时,总书记十分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
总书记仔细观看修改痕迹明显的“十不准”底稿,认真听取讲解,并对随行人员说,中央在制定“八项规定”时,曾受到“十不准”的启发。
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六
这是西柏坡纪念馆内的“六条规定”展板。
1949年3月,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硝烟刚刚散尽,中共中央离开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进京之前专门制定“六条规定”。
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十多年驰而不息,“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成为越来越多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策划:储学军
执行: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参与报道:梁建强 刘扬 史梦 关溪娟 程文超 闫起磊 曲澜娟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