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热线:18729176688
您的位置: 首页 > 西北五省 > 甘肃 > 正文
以“会”为媒 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来源:新华网 2025-09-22 06:38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以“会”为媒 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金秋时节,丝路古郡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齐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感受丝路文化的千年脉动,奏响文明互鉴的当代乐章。

一场名为《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的音乐会,19日晚在甘肃省敦煌市飞天剧院上演。

  9月21日,与会嘉宾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绘于敦煌壁画的筝、笛、箫、箜篌等乐器,在当代乐师手中复现。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让敦煌古谱和壁画故事变成动人旋律。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带领观众穿越古今,以当代视角审视传统,以古老智慧启迪未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总监甘圣希说。

翻开史册,河西走廊风云际会,敦煌盛时气象万千。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场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路。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古老的丝路重焕荣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敦煌的价值再度凸显。

  9月21日,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与会嘉宾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虚拟场景。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2016年9月,首届敦煌文博会举办。这个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在过去7届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嘉宾参会,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题是“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大会期间,将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研学交流、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

泰国是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宾国。泰王国文化部次长普拉索普·良恩说,他们将在大会期间展示泰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里,文化是一座桥梁,是促进理解、孕育善意与激发和平的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本届敦煌文博会上,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香港中乐团等机构举办专场音乐会;美国、泰国、匈牙利等国文艺团体参加“相约敦煌”国际文艺演出……

  9月21日,演员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

走进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国际合作成果分外亮眼。“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走进亚美尼亚、德国、俄罗斯、美国等16个国家,介绍敦煌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依托“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收藏在英、法等国的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重聚”。

“文物数字资源的共享,对学术进步有重要意义。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上网查阅相关成果。”从事吐火罗文研究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青年学者安杰洛·马谢罗尼说。

  9月21日,与会嘉宾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甘肃文旅非遗文创展。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

“中国和我的家乡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多元文化交流融汇。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实现跨文化的对话。”与会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组高级讲师叶莲娜·格莱迪奇说。

多元文明的交流对话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这一中国提供给世界的重要公共产品,正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世界走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

北京每日新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每日新讯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7517号-2        京公安网备: 号
邮编:102101 联系电话:13509176606 新讯热线:18809175968 新讯邮箱:41079888@qq.com 新讯QQ:41079888 地址:北京巿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2号楼1895室